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

ID:39209133

大小:1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7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_第1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_第2页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_第3页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案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1、项目概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七街东西走向,南靠凉水河,道路全长约1.7km,宽度为34m(不含道路两侧绿地)。2、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目标道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85%(设计降雨量大于33.6mm),可实现3年一遇重现期下道路雨水经调蓄后安全排放。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方案由于西侧路段周围无建设项目,地下市政雨水排水管线不承担客水转输任务,因此本段道路地下无市政雨水管线,依靠道路横断面竖向设计及生物滞留带、植草沟、透水砖铺装实现道路径流调蓄与排放。无

2、市政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如图F4-13所示。  图F4-13无市政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东侧路段有市政管线,生物滞留带溢流通过位于滞留带内的雨水口与市政雨水管线衔接。有市政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如图F4-14所示。  图F4-14有市政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根据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查本指南表F2-1得到对应的设计降雨量H=33.6mm。参照本指南第四章表4-3,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道路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φ=(φ绿地F绿地+φ车行道F车行道+φ透水砖步行道F透水砖步行道)/(F绿地+F车行道+F透水砖步行道)=(0.15×170

3、0×8+0.9×1700×22+0.4×1700×4)/(1700×8+1700×22+1700×4)=0.66。根据本指南第四章式(4-1),计算得到该道路生物滞留带应具有的调蓄容积即控制容积V:V=10HφF道路总面积=10×33.6×0.66×1700×34/10000=1165.3m3。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为V单位面积=10Hφ=10×33.6×0.66=221.8m3。由于道路两侧5.5m宽的绿地径流雨水单独排放,不属于生物滞留带的汇水范围,故两侧绿地未参与以上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的计算。根据单位面积控制容积要求和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该项目生物

4、滞留带为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结构层包含有人工填料净化层,顶部有效蓄水深度为0.2m,种植苗木选用马蔺和千屈菜。该项目自2011年建成以来,运行效果良好,生物滞留带实景如图F4-15所示。  图F4-15科创十七街生物滞留带实景4、综合效益(1)项目通过横断面优化设计,利用生物滞留带、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调蓄、净化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8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大于33.6mm),道路排水综合设计重现期可达到3年一遇。(2)项目采用生物滞留带调蓄净化雨水,年径流污染削减量大于75%(以SS计),减少了因径流污染而带来

5、的城市水环境污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