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

ID:39209669

大小:30.2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7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1页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2页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3页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4页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科普论文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姓名:__罗东__单位名称:湖南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株洲水文局联系电话:183073308027湘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株洲水文局罗东摘要湘江纵贯我省南北,集生活饮用、生产用水、航运、发电、纳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的扩大、沿江两岸矿产资源的开发、湘江水污染日趋严重,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水污染防治监管不到位、水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水污染

2、防治问题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湘江水资源作基本介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湘江水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来源与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湘江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对策。关键词湘江流域污染现状对策分析区域经济水质污染一、湘江流域的基本概况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为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称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后归长江。全长817公里,流域面积92,300平方公里。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

3、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二、湘江污染的原因分析在湘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工业、生活废水废气的排放量也在显著增加,这正是在重蹈很多地区“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大相径庭。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注重环保的投入,忽略了生态环境。调查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现,已经严重影响了湘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系统,给居民及当地动植物带来了巨大危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2.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7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

4、经济与社会现象,经济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不平衡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差异是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湘江下游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但由于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近年来缺水形势有加剧趋势。著名的湘南干旱区域位于湘江中上游地区,经济欠发达,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但由于缺少工程调节,干旱年份7~9月份缺水严重。湘江源头地区经济不发达导致小水电站开发过热,同时大量发展冶炼、轧钢等高能耗产业,给湘江造成大量污染。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上中下游难以协调一致,造成了限制污水排

5、放和治理的难度加大。2.2向湘江内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2008年,湘江流域排放生活污水11.19亿t,占全省的68.97%;排放化学耗氧量(COD)39.79万t,占全省总排放量的44.48%,在湘江污水排放中占较大的比重。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是湘江有机污染负荷逐年提高的主要原因。目前流域各主要大城市均已建有部分污水处理厂,但仍有大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废水仍未经综合处理直接排入湘江,加重了湘江的污染,使湘江水体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区江段中COD、氮、磷、氨氮等有机污染物有超标现象。湘江是洞庭湖水的

6、重要输入源,其沿线绝大多数县级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污水管网建设速度慢、资金短缺,使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内,如2005年,城市生活污染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34.33万吨,严重超出其自我净化和修复的能力。2.3农业成为重要污染来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种植业不断加大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间接造成了对水质的破坏。湘江流域每年施用农药4万t左右,化肥220万t左右,每年经雨水冲洗带入径流,辗转汇入湘江的农药、化肥量分别为700t和2.2万t左右。同时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家禽家畜养殖

7、过程中废水往往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为水质破坏增添了新的砝码。2.4工业废水的排放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从20世纪707年代开始,湘江流域开矿冶金企业增加,使湘江一些河段水质含重金属超标。资料显示,“十五”规划以来,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首位;砷(砒霜)名列甘肃之后居第二位;二氧化硫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排放量居全国前列。在“长株潭城市群”中,以万元产值排水量为例,湘潭、株洲2个城市的万元产值排水量位列全国113个重点城市前5位。近年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四大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成倍增加

8、,2000年每个城市污水排放均超过1亿t,枯水季节流量减少的情况下,湘江水质明显下降。湖南省工业技术相对落后,监管体制不到位,洞庭湖区遍布的数万公顷芦苇成为造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年产量仅1万至3万吨的小造纸厂遍布于湘江各处,他们的共同点便是盈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们大多只有简陋的污染防治措施,有些甚至直接将生产废水排入湘江。2006年造纸业COD排放量占了湖南省的50%左右。2007年,西、南洞庭湖区的造纸业,日排污水量分别占西、南洞庭湖直排污水量的45%和95%。同时,各地政府也缺乏相应的监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