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

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

ID:39210073

大小:338.3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27

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_第1页
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_第2页
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_第3页
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_第4页
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的审题立意升格训练作文审题的要求:不漏: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信息。不误:正确审题,不误解材料主旨。不改:准确审题,不改变试题要求。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1、准确:正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2、新颖: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3、高远:文章格调高尚,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不落俗套,不低级趣味。4、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审题立意升格训练段落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有一次为南航师生作了一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的学术报告。按照惯例,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2、   “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丁教授的简短而朴实的解释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请以“不知道和‘知道’”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审题点拨:学问愈深,未知愈多;越是学识渊博,越是虚怀若谷。丁教授对三个问题坦言“不知道”,恰恰说明他深知为学之“道”,甚至是为人之“道”。“不知道”是“不懂”的意思,反映了丁肇中教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道”是懂得为学之道,为人之道的意思,是对

3、丁肇中教授的赞扬。在这一组关系型话题中,要表现的其实是“学识与为学之道”的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常出现的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关系不假,但文章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学生需引起注意。立意点拨:衡量审题准不准主要体现在立意上。考场中,考生作文的准确立意的方向大体上是一致的,而要在同一立意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就需要把作文的观点阐述透彻、深刻、具体、详尽,而

4、又独特、耐人寻味,把观点的内涵和外延阐述明白。写作中,作文观点切忌泛泛而谈,大话、空话一箩筐,切忌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一成不变地绕过来绕过去地谈论观点。学生立意示例(1)简简单单三个字,连以为他会像人们如愿如偿地作出精彩华丽的报告,但他却没有。三个字一代而过,而它却代不动“不知道”的内涵,更代不走它的力量与信仰。于是,他选择了一条与其它科学家与众不同的路,三个“不知道”成就了他科学艺术的意诣。——4706龚继红《独上高楼》修改后:简简单单三个字,不仅包含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更体现了丁肇中先生的高洁品格:求真务实,以诚待人。它剔除了欺诈、虚伪,换来了热烈的掌声。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5、。”丁肇中先生正是凭着这种胸怀“独上高楼”,行走在坦荡荡的大道上。——《独上高楼》学生立意示例(2)他不对自己所作出的科学贡献而夸夸其谈,也不断言任何科学发展是否有希望走得更远,面对广大师生,他大胆地说:“我不知道。”正是本着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才赢得了全体师生最饱含敬意的喝彩。——4706程莉《一切尽在不言中》修改后:面对广大师生的发问,丁肇中先生的回答出人意料了。他没有正面回答师生们的问题,但他的行为却告诉了人们,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做人来不得半点虚伪。一切尽在不言中。丁肇中先生没有夸夸其谈,没有任意而言,而是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坦诚地吐出了三个字——不知道。而正是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6、,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著名学者陶行知曾言:“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务实是立身之本,为人坦诚才会招人喜爱,赢得他人的尊重,而那些弄虚作假者只会令人生厌,受人唾骂。当堂训练材料1: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

7、却断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写一段话。提示:弓为什么会断?原因在于猎人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过分看中了弓的外表。因此:①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②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③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审题立意升格训练全文示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