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铁矿床

湖北大冶铁矿床

ID:39210885

大小:329.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7

湖北大冶铁矿床_第1页
湖北大冶铁矿床_第2页
湖北大冶铁矿床_第3页
湖北大冶铁矿床_第4页
湖北大冶铁矿床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大冶铁矿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大冶铁矿床矿床地质报告大冶矿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市铁山区,矿区面积11.83平方公里。西距武汉市104km,东距大冶市15km,是我国大型黑色冶金地下开采矿山之一。区内有武(昌)大(冶)铁路,支线有黄(石)灵(乡)和黄(石)铜(绿山)铁路;公路通达各县、乡;水路紧临长江,又有较大的湖泊梁子湖、何安湖、大冶湖、海口湖等,可行驶小型船只,交通运输甚为便利。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处于淮阳山字形构造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地段,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鄂城隆起带为主,该区古生界和中生界及中下三叠系地层

2、广泛分布,除志留系、泥盆系为砂页岩外,其余均为碳酸盐建造,上三叠统及其后的中生代地层分布于本区北部和西部,梁子湖一带中生代断陷盆地广泛分布侏罗纪砂页岩及白垩系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新生界为陆相红色碎屑岩堆积,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和梁子湖、大冶湖盆地附近。区内的构造变形主要由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形成。印支期形成一系列褶皱束和叠瓦式的逆冲滑覆构造带,主要表现为北西西至东西向的弧形褶皱及走向逆冲断裂,上覆以滑片;燕山期形成北北东向的隆坳带,叠加褶皱、断裂,并缀以箕式盆地。在三角形区内,印支与燕山期构造直交叠加

3、,又被铁山-四棵、毛铺-两剑桥断裂分割成三个梯形块体,形成铁山-黄金山、殷祖-筠山、大幕-枫林三个逆冲滑覆构造带。燕山运动伸展导致的引张作用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区内鄂城、铁山、金山店、灵乡、殷祖、阳新等主要侵入体和众多的小岩体群(图1),侵入岩出露面积达612平方千米,伴生铜、铁、金等多金属矿床。图2-1鄂东南地区区域地质略图(据杨明银等,1995)1.重力异常推断中间岩浆房;2.闪长岩;3.花岗岩;4.火山岩;5.磁法差值法推断岩浆上升通道;6.Ⅰ级断裂;7.推断Ⅰ级断裂;8.Ⅱ级断裂;Ⅳ1.铁山-黄金山

4、逆冲滑覆构造带;Ⅳ2.殷祖-筠山逆冲滑覆构造带;Ⅳ3.大幕-枫林逆冲滑覆构造带二、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在矿区南部零星出露二叠系上统大隆组和龙潭组。此外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堆积物。矿区地层自老至新分述如下:1.1二叠系矿区内所见二叠系地层主要为龙潭组和大隆组。龙潭组分布于铁山背斜轴部,为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的灰岩或大理岩,出露厚度小于4米。出露于八卦山、上邹村等地。②大隆组分布于铁山背斜轴部,以黑色薄层硅质岩为主,夹黑色炭质板岩,厚20m左右。1.2三叠系下统大冶群三叠系下统

5、大冶群在矿区内较为发育,按岩性特征分为六段,其中第三、四、五段与矿体关系密切。①第一段分布在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主要由灰色砂泥质板岩、含钙质板岩及褐黄色结晶泥质灰岩或大理岩组成。第二段分布于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由条带状角岩或大理岩组成,厚约40m。③第三段分布于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主要由灰褐色角岩、条带状大理岩及香肠状大理岩组成,后约100m。第四段分布在尖山一带。上部为微薄层角岩条带或细角岩香肠状大理岩,下部为中厚层状大理岩,厚约60m。第五段分布在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北。为白云质大理岩,角岩条带大理

6、岩,厚约235m。⑥第六段分布在矿区西部。以洁净灰岩为主,厚大于10m。1.3第四系分布于矿区南部地势低洼处。由亚粘土及砂砾石组成,厚0-20m。2、构造北西西向构造为淮阳山字形前弧西翼的组成部分,由一系列北西西向不同等级的褶皱、压扭性冲断层组成,倾角10-15度。是矿区内主要的构造格架。主要构造形迹有铁山背斜、棺材山-尖山逆断层、男名山向斜、老铁山背斜、龙门山倒转向斜、龙洞-狮子山卷曲背斜、尖山北西西向断裂带等。北北东向构造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本区重要的构造形迹之一,由北北东向的褶皱、压扭性挤压

7、带、逆冲断层及其伴生的构造形迹所组成,它叠加并改造北西西向构造。主要构造形迹有尖山背斜、麻雀脑背斜、F13压扭性断裂、狮子山北部的北北东向断裂带等。喜山期北西向构造带构造形迹表现为断裂构造。由一系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及伴生的北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扭裂带所组成,往往切割所有的地质体(大理岩、岩体、矿体),部分断裂被挽近期中基性岩脉充填,区内比较典型的有F25压扭性断裂、铁F1、铁F2、F4压扭性断裂、铁门坎后山北西向压扭性断裂、龙F1、龙F2、F77断裂等。3、岩浆岩铁山岩体东西长24km,南北宽5km,面积120

8、km2。出露形状呈纺锤形。铁山岩体是燕山期多次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该区岩浆岩以侵入活动为主,侵入的岩浆岩主要组成铁山岩体。岩体走向北西西向,东西长约28公里,南北宽约2-8公里,出露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组成铁山岩体的岩浆岩,主要为中细粒含石英闪长岩,次为黑云母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再次为正长闪长岩、斑状闪长岩。其中,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细粒含石英闪长岩和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铁山矿区岩浆岩特征见表2。大冶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