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ID:39219710

大小:20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27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扬州语文中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不屑(xuè)栈桥(zhàn)刹那(shà)退避三舍(shè)B.泥泞(nìnɡ)琴弦(xuán)风靡(mǐ)磕磕绊绊(pàn)C.残骸(hé)雄踞(jù)摩挲(suō)寸积铢累(léi)D.镌刻(juān)混沌(dùn)褶皱(zhě)如火如荼(t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项错误,不屑(xuè)--xiè,刹那(shà)---chà;B项错误,琴弦(xuán)--xián,磕磕绊绊(pàn)--bàn;C项错误,残骸(hé)--hái,寸积铢累(léi)--lěi;D项

2、正确。故选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A项错误,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文谈论重复;B项错误,卷土重来: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与语境不符;C项正确;D项错误,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

3、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也可以是中性),与语境不符。故选C。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宝藏维权事件扫黑除恶黑洞照片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B.2019年1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神经。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C.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解说: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D.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A项错误,“扫黑除恶”是并列短语,不是偏正短语;B项错误,搭配不当,应改为“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C项错误,将第一个问

4、号改为逗号;D项正确。故选D。4.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B.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C.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D.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无论是春秋时期

5、的«论语»、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错误,《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5.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扬州之旅,不虚此行。(fàn)舟瘦西湖,绮丽的风光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yí);漫步东关街,扬州老字号的典雅风(yùn),使人流连忘返;徜(yánɡ)个园,假山叠石堪称艺术的精髓,令人叹为观止。还有酸甜美味的淮扬菜,精美绝伦的扬州漆器……【答案】泛怡韵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词,注意徉的书写。6.默写。(1)他

6、山之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思远《天净沙·秋思》)(7)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壮美的雪景,令人回味。【答案】(1).(1)可以攻玉(2).(2)学而不思则罔(3).(3)忽复乘舟梦日边(4).(4)业精于勤荒于嬉(5).(5)星河欲转千帆舞(6).(6)枯藤老树昏鸦(7).(7)任尔东西南北风(8).(8)忽如一夜春风来(9).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词默写,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