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三礼玉论”(七)

儒家“三礼玉论”(七)

ID:39222891

大小:304.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6-27

儒家“三礼玉论”(七)_第1页
儒家“三礼玉论”(七)_第2页
儒家“三礼玉论”(七)_第3页
儒家“三礼玉论”(七)_第4页
儒家“三礼玉论”(七)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三礼玉论”(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佩玉:所谓佩玉,顾名思义即人身所配戴的玉器。孔夭子讲过:“古之君子必佩玉。”按照孔子的观点,这个君子应是指上自天子玉侯下至达官贵人的社会上层人物。天子既用全佩,贵人身必佩玉。但这个佩里决非单件,而是多件的组佩。由于佩玉本身就是等级的标志,所以在“三礼”中对佩玉有严格的规定。《礼记•玉藻》对佩玉的玉材选用和色彩的配用有一段特别的叙述:“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缓,公侯佩山玄玉而未组绥,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经,士子佩瑜玉而秦组经,土佩蠕玫而组组经。”组终是用来穿串玉饰的一种丝带。这句话的意思是规定天子以白玉为佩,用黑

2、色的丝带相贯;公侯以山玄玉为佩,用红色的丝绳穿系;大夫用水青色的玉为佩,必用纯色的丝绳穿挂;士于用瑜玉之佩,需用杂色丝绳组系;士用美石作佩,应用赤黄色的丝绳相贯。这其中的等级概念是不言而喻的。佩玉除作为等级的标志而外,它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君子道德的象征。关于这一点,《礼记•玉藻》中有两句重要的论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徽角,左宫羽。”“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银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写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人也。”这两句话便道出了问题的实质。揖的意思是指人体上身向前微倾,成俯视

3、之态。仰是指人体的上身向后稍仰,成仰视之态。古人佩玉行走时,向前一步则身体前倾,再抬脚时则身体后仰。连贯行走,就形成不停顿的前倾后仰动作。这样一来就必然牵动身上佩戴的玉饰,使之发生互相碰撞,发出有节奏的音响。由于佩玉都是坚硬的玉石磨出来的薄片,碰撞时发出来的声音非常优美,竟有如乐曲中的微角宫羽之音,当然奇妙无比。古人以玉比德,故佩美玉、奏美乐,以诩美德,这也是一种创造。礼对于人的动作要求是很严的,一套玉佩悬挂于身,也只有随着连贯、均匀、协调的步伐,才能形成优美的乐章。这样走是很累的,但古人依然乐此不疲。因为,佩鸣

4、之声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含义,即以此向天帝人君表示自己绝无非辟之心,这是向统治者表示尽忠尽节的一种形式。完全可以看出,佩玉在当时也是一种政治行为,佩玉的本质在于借助于人身的装饰赋予一定的政治含义,无怪乎佩用玉器也要列入周代的国家典制当中。⑤财货用玉器财货用玉器主要指货币。玉在我国古代即为财富,曾在商品交换中作为自然物货币流通使用。玉币的前身为货贝,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货币。其为人所用源于夏,盛行于商而衰于周。春秋之世因金属货币的兴起,货贝便失去其自然物货币的功能。但在商周时代,先民们在贸易活动之中,因自然货贝数量不足

5、,为弥补流通之所需,曾以玉、石、骨、蚌、陶渚材仿制贝形。这就是玉币的起源。在“三礼”的论述中,玉币和其他各种玉器都曾经被列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这其中绝大部分玉器虽然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财货用玉器,但确实是财政征收的对象。《周礼•天官家宰第一》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财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旅贡,九曰物贡。”这里所排列的九大贡项,是周制典章中所规定的邦国主要资财来源。其中涉及到玉器的项目就有六项,这些项目分别为:币贡、货贡、器贡、财贡、物贡、旅贡。所谓币贡

6、,即是向朝廷上缴财政收入。玉币是其中的一项,古人把小玉磨成贝的形状,背部打一至两个穿孔,再用绳子穿系起来。这就可当成货币,称为扶。玉币也叫玉贝,计量单位为“朋”,每十只为一朋,这是实用的玉制之钱。市场上有此玉钱流通,国家将其列为财政收入是顺理成章的。不过,在当时来讲,作为货币来使用的并不是玉币一种。在周玉朝,玉、马、皮、帛均作为交换媒介来流通。所以,这些东西统统都在财政税收之列。所谓货贡,是指金、玉、龟、贝之属,皆系自然之物。这些东西其实也是最早成为货币的材料。其他货贡物品还有兽皮、五谷、布匹、工具等物,不过作为

7、货币缴纳,是以货充币罢了。玉在这些货贡资材当中要算是重要物品,理当上缴圣库。所谓器贡,是指宗庙之用器,也就是祭祀用器具。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先秦时祭祀宗庙是作为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来进行的,那么,对祭祀用品的征集也自然是一件重大的事情。祭祀用品的品种已在前文做了说明,如六器的圭、璋、璧、琮、琥、璜及瓒勺等。此外尚玉几、玉爵、玉豆渚物。这些东西都需要由各地方臣属按时按岁进贡给朝廷备用。所谓财贡,是指国家所需要的重要资财。这当中包括珠、象、玉、石、木、金、革、羽等物。这些东西在当时来讲分布较广,使用范围也广。按《周礼》

8、的规定,必须进贡给国家,由朝廷专用。所谓物贡,实际上也是指上面所讲的那些东西。其区别是:上面所讲的是指国内物产,而物贡所说的项目是专指“九州之外各以其所贵为执”的财物,是“外国”的东西(这所谓的“外国”应是指玉题之外的偏远邦国)。周围小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断少不了上贡玉器制品。历史上流传的各国物贡的故事很多,比如《拾遗记》、《山海经》等古籍就记载了许多朝贡玉器的故事。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