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

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

ID:39223759

大小:21.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8

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_第1页
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_第2页
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_第3页
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_第4页
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有感  本学期读了好几本有关中学生德育的着作,其中杨敏毅所作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令我感受良多,受益不浅,书里介绍了许多有关心理学的知识,也列举了有关中学生的很多很实用也很常见的例子。结合书本里面的知识,我也开始了实战,在本学期,在班里学生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我常常从心理方面寻找原因,并利用相关知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我想,利用书本的知识处理好了身边的问题学生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我读这本书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  现在的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往往采

2、用的是简单而粗暴的镇压方式,把自己和问题学生放在了对立面,结果不言自明。其实问题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公平对待,更需要我们多一点的关心。  1.厌学行为案例处理  学生A对学习感到十分的苦恼,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学生和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也不好,分班以前几次考试在班里排最后几名,甚至不听讲、破坏课堂纪律,还试过顶撞科任老师,被各个科任老师评价为行为恶劣,影响极坏。  成因了解和分析:父母对学生A采取的只养不教的家庭教育模式,没有及时帮助他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家庭责任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好,受到了老师的排斥和同学的嘲笑,

3、在学校里受到挫折而产生了自卑感,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失去了在学校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精力得不到宣泄和正确引导,于是喜欢以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  处理对策:  1、积极联系学生A的家长,而且保持良好而持久的沟通,对其家长说明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引导家长对于小孩学习上要有所关心,对于其行为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引导。  2、笔者任教物理,所以在物理这科尝试了对他进行简单教学,教他有效的学习方法,等他尝试自己把简单的题目做出来之后,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在学习上有成功的感觉。  3、鼓励他问其他同学问题,当然,在问之前安排好他周

4、边的同学,注意不要说这么简单都不会之类的话语。  4、在第一次月考这同学获得了一点的进步,笔者在班会课上对其进行了大力的表扬和肯定,同时也和其他科任老师通气,让其他科任老师也对其进行表扬。  效果:  经过了半个学期吗,该同学的厌学情绪有了明显的改观,父母也逐渐的多关注他的学习了,虽然情绪有所反复,但是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该生在周记里面还表示喜欢上了一些科目,如语文和物理。  2.性偏差行为案例处理  学生B男,17岁,身材高大,有过度手淫行为,我校是寄宿学校,这位学生经常在宿舍里面在深夜进行手淫,严重影响了本人的身心健康和舍友的晚间休

5、息,事后又很后悔,但是总控制不住。  成因了解和分析:学生B之所以经常进行手淫,那是因为受到以前初中同学的影响,在偶然一次机会,他去朋友家里玩的时候被邀请一起在房间里观看黄色录像,然后诱惑其进行手淫,从一开始的好奇和快感,发展到后来的上瘾。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经深入了解,学生B在手淫前后,总处于无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当中,并伴有高度的紧张忧郁、焦虑、恐惧、悔恨、自怨自艾、自责自罪等,严重影响了该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处理对策  1、学生B应该说对于性知识相当匮乏,于是在第一阶段,心平气和的对他介绍了有关性和手淫方面的

6、知识,说明手淫也不能视之为异常的行为,没有必要太过于自责和害羞,只不过不能过度和频繁。  2、加强学生B的意志力训练,要求其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宣泄自己的精力,同时转移对性快感的注意力。  3、引导其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观。鼓励同宿舍的舍友接受他,和其交朋友,而且一起多参加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效果:  该生的手淫频率逐渐减少,后来还开玩笑的对笔者说:学习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那有时间顾得上那个。  3.逆反行为案例处理  学生C对老师相当不信任,经常采取对立态度,把教师、同学的帮助理解为和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敌视他、伤害他

7、,因此极为不满。在这种情绪性的支配下,对教师的正确指导轻则不理,重则采取报复态度,似乎在跟老师进行一场深入持久的斗争,故意做些老师不高兴的事,搞些恶作剧,使教师难堪。当别人没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他会幸灾乐祸。他把自己功课不好看成是对老师的报复,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瞧不起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有点类似于阿Q精神来欺骗自己。如果因此带来更大的谴责,他反而感到快意而不是内疚。  成因了解和分析:从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到,该小孩成长在单亲家庭,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毒打辱骂,长大之后才逐渐减少,导致了该生养成了一种对他人的一种敌视,初中阶段的叛逆时期和老师

8、发生过剧烈的冲突,以致到了高中延续了逆反状态,这个学生从表面看好像一切都无所谓,但内心深处是痛苦的。其实他内心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处理对策:  1、引导学生C认识逆反心理的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