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级路面与基层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

ID:39229154

大小:4.7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6-28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_第1页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_第2页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_第3页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_第4页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 中、低级路面与基层第一节碎石路面与基层碎石路面:用加工轧制的碎石作主骨料,并以石渣或石屑嵌缝,用粘土或石灰土泥浆灌缝,按嵌挤原理铺压而成的路面。分类:碎石路面按施工方法及所用填充结合料的不同,分为水结碎石、泥结碎石、级配碎石和干压碎石等。强度形成特性:碎石路面的强度主要依靠石料的嵌挤作用以及填充结合料的粘结作用。嵌挤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石料的内摩阻角。粘结作用(用材料的粘结力表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填充结合料本身的内聚力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附力大小。第二节级配砾石路面与基层级配砾(碎)石路面:

2、是用粒径大小不同的粗细砾(碎)石集料和砂(或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其中包括一部分塑性指数较高的粘土,填充空隙并起粘结作用,经压实后形成的密实结构,强度特性:强度的形成是靠集料间的摩擦力和细粒土的粘结力,经碾压密实联结所构成。适用条件:可做中级路面面层;当路基处于干燥路段时,也可作次高级路面的基层。优点:平整度较好(但要经常养护),施工维修简易,在就地取材前提下造价低廉。缺点:耐磨性差,在行车作用下易起波浪变形,使用年限较短。,需在上面加铺磨耗层和保护层,厚度:厚

3、度一般为8~12cm,当总厚度大于20cm时应分两层铺筑,级配砾(碎)石路面的最小厚度为8cm。第三节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概述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定义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实、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无机结合料的种类石灰、水泥、粉煤灰、工业废渣等。土的分类(Soilnature)(nature)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砂和土颗粒)的粒径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成细粒土、中

4、粒土和粗粒土。例如石灰土、水泥土、水泥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石等。优缺点板体性好,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稳定性好,抗冻性强;强度和刚度随着龄期而增长;经济性好;干缩温缩大,耐磨性差;无机结合料的强度处于柔性路面材料(沥青混合料)和刚性路面材料(水泥混凝土)之间,所以称为半刚性材料,由其铺筑的路面称为半刚性路面。第四节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Limestabilizedbasecourse)(course)定义: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要求,经拌和,在最佳含水量下摊铺

5、、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土,所做成的基层称石灰土基层(底基层)。适用条件: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应用作高等级公路的基层。石灰土强度形成原理:离子交换作用、结晶作用、火山灰作用、碳酸化作用四种作用中,离子交换作用与火山灰作用是主要的,是构成石灰土早期强度的主要因素,后期强度靠碳酸化作用和结晶作用。由于石灰与土发生了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土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在初期,主要表

6、现为土的结团、塑性降低、最佳含水量增加和最大密实度减少等,后期主要表现为结晶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其板体性、强度和稳定性。一、影响石灰土强度的因素1、土质(Soilnature)各种成因土都可用石灰稳定,但不适宜稳定塑性指数低于10以下的低塑性土(这与水泥稳定土刚好相反),更适宜于稳定粘性土,尤其是塑性指数为12-20的粘性土。原因:粘性颗粒的活性强、比面积大、表面能大,掺入石灰稳定材料后,形成的四种作用比较活跃,因此石灰土强度随土塑性指数的增加而增大。重粘土虽然粘土颗粒含量高,但是不易粉碎和拌和

7、,稳定效果反而不好。2、灰质(Limenature)石灰应用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对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宜用磨细生石灰粉。石灰质量应符合Ⅲ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并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在同等石灰剂量下,质量好的石灰(钙石灰)稳定效果好。如采用质量差的石灰,就得适当增加石灰剂量。3、石灰剂量(Limecontent)石灰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石灰剂量对石灰土强度影响显著。石灰剂量较低(小于3~4%)时,起稳定作用,土的塑性、膨胀、吸水量减小,使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易性等得到改善。随着剂量的增加,强度和稳

8、定性均提高,但剂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强度反而降低。常用最佳剂量范围,对于粘性土及粉性土为8~14%;对砂性土则为9~16%。最终根据结构层技术要求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4、含水量(Watercontent)最佳含水量时最易压实达到较高的压实度,通过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经验公式: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素土的最佳含水量+拌和过程中的蒸发量((1.5%)+石灰反应所需的水(0.2×石灰剂量)5、密实度(Consolidationdegree)石灰土的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实践证明,石灰土的密实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