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ID:39230488

大小:2.0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_第1页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_第2页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_第3页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_第4页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中国债券市场发展1.中国债券市场的历史变迁与结构分析2.债券市场的基本特征3.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决定因素4.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5.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4.1.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1.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1988年至1993年)不记名的实物券没有统一的托管机构,而是发行后再分散托管在代保管机构,交易只能在代保管机构所在地进行,不能跨地区交易2.交易所债券市场主导时期(1994年至1996年)1995年8月,国家正式停止了一切场外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变成了中国惟一合法的债券市场国债“327”事件3.银行间场外交易市场的兴起(19

2、97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需要4.1.2债券市场的发行结构一、国债市场的发行特征1.发行方式:行政摊派、承购包销、柜台销售、招标方式基数承购、差额招标、竞争定价,余额包销2.品种结构无记名国债、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特种定向债券二、金融债券1、政策性金融债2.普通金融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3.资产支持证券三.企业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4.1.2流通结构分析1.托管情况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仍然是市场存量的主体,三者分别占市场总余额的32.49%、31.80%和24.42%,三者合计88.72%,2.参与

3、主体3.各期限存量从存量债券的剩余期限看,各期限的债券余额都有所增加,其中1-3年期债券存量的增幅最大,增长了37.06%。与2007年末的债券存量的期限比较,2008年末1-3年期债券的存量占比增加了3.1各百分点,10年期以上债券存量的占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4.成交量分布5.结算方式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笔数突破30万笔,结算面额突破100万亿。从结算笔数来看,全年共结算30.6万笔,同比增长62.2%。现券和买断式回购结算笔数涨幅较大,分别为100%和108%。现券和质押式回购结算笔数占比分别为60%和37.35%,与去年相比

4、,现券交易笔数的占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结算笔数占比减少了12个百分点。从结算面额来看,全年共结算104.6万亿,同比增长66%。现券和买断式回购结算面额涨幅较大,分别为142%和137%。现券和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占比分别为40%和57%,与去年相比,现券交易结算面额的占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结算面额占比减少了15个百分点。4.1.3近年来的发展与创新1.交易品种短期融资券、次级债、一般金融债、混合资本、信贷资产支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2.交易工具及衍生品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人民币利率互换3.对外

5、开放人民币债券、国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4.1.4存在的问题1.债券市场品种结构不合理,企业债的比重偏低。国债期限较为单调且偏向长期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长期国债比重过大,而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比例过小。2.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2006年底,我国国债余额仅为29048亿元,占GDP的14.5%左右3.债券市场的分割使利率信号的可信度降低,抑制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4.由于利率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受到限制5.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脱节,两个市场上价格结构失衡,资金流动受到很大约束4.2债券市场的基本特征4

6、.2.1收益率曲线2.久期、凸性3.流动性4.中债指数4.3债券收益率的确定方式1.国债的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以及投资主体单一化和集中化使得债券收益率主要由需求一方主导。但是投资主体的需求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我们认为投资主体的通胀预期以及对经济发展前景判断,资金充裕程度,以及政策面松紧程度等决定了投资主体的债券投资需求,从而进一步决定了国债收益率水平。2.债券收益率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其二是通货膨胀风险溢价,其三是流动性溢价。3.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CPI与国债收益率走势非常一致。从历史数据来看,CPI和长短期国债的收益

7、率的走势非常一致。CPI和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系数为0.8,和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的相关关系为0.77。2.从市场资金面,M2增速与银行信贷的增速之差与国债收益率明显负相关。从历史数据来看,M2与银行信贷的增速之差的滞后12个月的数据与国债收益的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为-0.57。3.从政策冲击来看,加息并不必然推高国债收益率。政策面冲击比如加息、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也会影响到债券市场收益率。鉴于此,对于短期债市变动的判断应当积极关注货币市场资金的变动,对于政策面冲击不必过于紧张,即使债市短期内对政策冲击有所反应,也不会影响到债市的长

8、期趋势,通胀走势、经济增长前景和银行间资金充裕程度才是影响债市中长期趋势的根本因素4.4债券市场与货币政策4.4.1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1.影响货币供给2.影响货币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