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ID:39230745

大小:454.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1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2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3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4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5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6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7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8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9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刘屹首都师大历史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导言:古籍目录与分类一、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经、史、子、集四部。《汉书·艺文志》: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隋书·经籍志》:经、史、子、集→《四库全书》:体系分类最完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乾隆以前传世典籍精华。经部:儒家经典及解释:易、书、诗、礼、春秋、孝经、四书、五经、乐、小学(字书、训诂、韵书)史部:各类历史典籍: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子部:百家哲学与一般知识、思想、技术:

2、儒、兵、法、农、医、天文历法、术数(阴阳五行、占卜、相术等)、艺术(琴、篆刻、书画)、杂技、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道。自然科学归附于子部。集部:文学类书: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古籍分类目录不仅反映典籍流传,也体现历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二、史部目录学:目录学是治学门径。目录:不仅仅是书籍的list,更主要是content和context。王鸣盛: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张之洞: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

3、而入,事半功倍。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储蓄,不如说是善于在书海中找到需要的知识的本领。史学最初依附于经学,魏晋南北朝始经、史分立。经学长期位居四部之甲,史学又称乙部。经学是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与士人安身立命的依据,史学是前代王朝政治的记录与后代王朝行政的镜子。《资治通鉴》“六经皆史”→“四部皆史”:一切古代留存的文字与实物资料,都是今天历史学的史料。从目录学入手,全面了解传世典籍,特别是其中的史籍。本课程所用教材:赵淡元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教版。经部典籍简介一、经学简史1、“经”字含义的演变

4、经,本义为串连竹简、木牍的丝绳。→重要的典籍。战国诸子之学皆为经。→汉武帝以后,经专指儒家经典→儒家对经赋予社会伦理道德意义:“经”即仁、义、礼、智、信“五常”,对应《乐》、《书》、《礼》、《易》、《诗》五经。→万世不变的永恒真理。2、从“六经”到“十三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庄子》,西汉时的观念。因学派不同而次序排列不同。今文与古文经派的不同。“五经”加《公羊》和《论语》成“七经”。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初五经正义。唐代将《礼》分《礼记》、《周礼》、《仪礼》;将《春秋三传》:公羊、谷梁、左传入经;再加入《孝经》和《尔雅》

5、。开成石经宋代加入《孟子》,形成“十三经”。朱熹将《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称“四书”,与五经相配,即“四书五经”。3、经学的分派与历史分期儒学与经学的异同:儒学先秦就有,现代仍有。经学从汉代开始,现代已无。1)汉学(汉至唐)汉代今古文之争、魏晋王学与郑学之争、南北朝南学与北学的不同、唐代经学的统一2)宋学(宋至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河东学派与姚江学派3)清学(新汉学)(清代)明末清初的浙西学派和浙东学派、乾嘉学派的吴派和皖派二、经部史籍简说1、周易:最初具体操作性的占筮书→后人解释为哲学义理之书分为“经”:卦象

6、、卦名、卦辞、爻辞;“传”:对前者的再解释。经文部分成书在西周末年,前9世纪前后;传文部分从战国至西汉逐渐形成。前3世纪中叶到前2世纪初,个别晚至东汉。2、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礼:汉民族数千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结晶的精华。宗法社会中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行为与言准则、习俗制度仪式,是一套不成文的法律。1)《仪礼》:周代各级贵族礼仪规范的集成。现存篇章是西汉时形成的。2)《周礼》:传为周朝的官制结构和组织。战国时成书。3)《礼记》:关于礼的论文汇编。东汉人选编前代文章而成,内容从夏代至秦汉间都有。3、《诗经》: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反

7、映古代民俗风情、政治得失、宗庙祭祀乐歌等。其余《尚书》、《春秋》三传在正式课程中有专讲;《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等在此从略。第一讲《尚书》一、内容与时代现存最早的传世史籍之一;上古历史档案文献的汇编(三代政令、誓词、重要谈话和专题记事);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裁。叙事的时代:号称起自尧舜,降至春秋秦穆公。作成的时代:一部分是西周历史档案,一部分出自春秋晚期至战国秦汉间人之手。还有魏晋人伪造部分。二、源流与真伪西汉始有今古文之分:伏生(胜)→晁错:今文尚书;孔安国:古文尚书

8、。西汉五经博士皆今文;刘向校书,得孔安国本,刘歆、王莽:尊古贬今,引发经学今古文之争。东汉尊今,导致古文尚书汉末失传。东晋梅赜《古文尚书》,58篇,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