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

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

ID:39231146

大小:321.82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28

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_第1页
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_第2页
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_第3页
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_第4页
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归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农耕文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西周:P70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2、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礼乐文明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分封制是周王将土地、人口封赐给亲属、功臣等。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3、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当时西周的分封制。二、东周(春秋战国):p721、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建立

2、东周,都城洛邑,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2、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3、春秋五霸:p73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4、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根本原因),同时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并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5、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p746、战国七雄是指:秦、楚、燕、齐、赵、魏、韩。他们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

3、自己的得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进行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7、公元前356年商鞅实行变法,内容p75倒数第一段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影响:商鞅变法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它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发展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为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8、商鞅在变法前取信于民P75的故事的意义: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9、百家争鸣:P7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为了在兼并中壮大自己的

4、力量,各诸侯国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许多有时之士也纷纷提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派代表人主张或观点格言儒家孔子“仁爱”、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道家老子、庄子主张“无为”,具有辩证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受秦国统治者重视)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孙膑《孙膑兵法》事备而后动三、秦朝一统:P78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

5、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P79——81(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②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③地方推行郡县制。(2)经济上:大修驰道,排除路障,统一车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采用圆形方孔钱。(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演变为隶书。(4)思想上:采纳李斯的建议,进行焚书坑儒。(5)军事上: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北拒匈奴;开凿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南统越族。3、谈谈对“焚书坑儒”的看法: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6、焚书坑儒的目的。4、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四、西汉: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3、西汉建立后,为巩固统治,汉高祖分封同姓子弟和功臣,导致诸侯王势力膨胀,成为威胁中央政权的隐患。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成功平定“七国

7、之乱”。4、汉武帝的主要政绩:(1)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的权威。(2)思想上: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思想上实行“大一统”。(3)文化上:在全国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4)民族关系上:①北击匈奴(派卫青和霍去病),取得决定性胜利,使北部边郡安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