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

ID:39231209

大小:367.3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28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_第1页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_第2页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_第3页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_第4页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政治决策1.公共决策的方式1.1集中决策(独裁者模型):1.2直接民主:包括:(1)全票通过(一致通过)规则(2)多数票通过规则1.3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2.公共决策行为与个人市场决策行为的区别2.1偏好的表达方式不同2.2显示偏好的能力不同2.3显示偏好的动力不同2.4偏好体系不同2.5强制性3.公共决策的内容与决策者的态度3.1公共项目的选择人们倾向于赞同与自己切身利益或自己效用评价高的公共项目3.2成本分担方式的选择人们倾向于赞同成本分担方式对自己有利的公共项目3.3项目规模的选择人们倾向于赞同

2、跟自己的MU=MC一致的公共项目4.公共决策程序的分析——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前提进行分析4.1独裁规则(集中决策)4.1.1无限期的独裁者4.1.2有限期的独裁者4.1.3独裁者的偏好与决策结果——当权者对公共项目边际效益的评价会大大高于一般百姓。原因:1,2,3结论:导致公共项目的规模偏大。4.2全票通过(一致通过)规则4.2.1全票通过的理论意义(1)实现林达尔均衡的条件假定:A、一人一票制B、信息成本为零(无成本地知道社会上每个成员的偏好)(2)全票通过规则的决策结果从理论上看:决策结果是帕累托改进;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每个人确知他的最优点,其投票不会停

3、留在最优规模之内)。4.2.2全票通过的实际决策结果MU,MCMU,MCMU乙MU甲MC乙MC甲OQ甲QOQ乙Q——两个方案都不能通过。解决办法:采取规模渐进的决策程序,则按全票通过原则可产生确定的结果。理论上看:(1)是帕累托改进(2)决策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多次投票)(3)偏离产品组合效率(通过的是低位投票者所满意的规模水平)实践上看:当投票者众多时,很难决出结果4.3多数票通过规则“峰”:单峰型偏好(Single-peakedPreferences)多峰型偏好(MultipeakedPreferences)单峰型偏好多峰型偏好4.3.1多数票决策的

4、结果(1)多数票规则实现均衡的条件:A.单峰型偏好;B.付诸表决的方案是两个两个进行投票表决的,以获胜次数最多者为最后的决策。(2)多数票决策的结果:假定一个三人模型:三个投票者甲、乙、丙,付诸表决的方案有三个:A、B、C。效用甲的评价:A>B>C甲丙乙的评价:C>B>A乙丙的评价:B>C>AABC规模——三个人的偏好是单峰型的。多数票决策的结果:产生一个稳定均衡。——一般出现在公共项目的规模的决定方面。即:在公共项目的规模的决定问题上通常会出现均衡。4.3.2多数票决策的困境(投票悖论)三个投票者:甲、乙、丙,付诸表决的方案有三个:A、B、C。效用甲丙乙

5、甲的评价:A>B>C乙的评价:C>A>B丙的评价:B>C>A(乙的偏好是多峰型的)ABC方案投票结果循环,没有一个方案获得稳定均衡。——一般在公共项目的种类和成本分担方式的表决上出现。现实中的对策——实行淘汰制:每两个中淘汰一个。问题:(1)投票的顺序不同,投票的结果也不同。——投票程序可以被人为地操纵。(2)为避免出现自己最不喜欢的结果,有的投票者会歪曲自己的偏好,选择一个次好方案。(3)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投票交易4.3.3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ImpossibilityTheorem)——在民主社会里,不可能找到一种程序,使它

6、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顺序的影响,同时又尊重每一个人的偏好,作出前后一致的决策。——或者说:多个人的偏好不可能形成一个集体偏好,使这个偏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并且有逻辑性。布坎南观点:5.公共决策的参与者行为5.1选民与利益集团5.1.1选民的目标选民的目标:选民的成本:选民的行为特点:5.1.2特殊利益集团5.1.3分别决策与决策行为5.2政治家5.2.1政治家的目标:选票(当选、连任)5.2.2政治家争取选票的策略唐斯模型:假定条件:候选人争取最大数量的选票投票者按照自己边际效用最大化目标投票所有投票者具有单峰偏好中位投票者(中间投票人):——所有投票者中偏

7、好居中的那个投票者中间派效率公平选民偏好MS选民数量选举的中位投票者(TheMedianVoter)定理:结果:政治家会采用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方案。5.2.3当选的政治家(1)政治家的自由度(2)选民与政治家的信息不对称(3)政治家的收支政策收入政策:支出政策:5.3官僚(部门负责人)5.3.1官僚的特点——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自主权——官僚与政治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5.3.2官僚的目标——本部门规模的最大化尼斯坎宁模型:成本、收益CVVCOQ*Q1Q(预算规模)5.4搏弈与公共决策铁三角:当选代表、官僚、特殊利益集团___公共决策的结果往往有利于铁三角铁三

8、角的意愿为何得以多数票通过?(1)(2)(3)6.公共决策的制度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