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

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

ID:3923333

大小:378.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5

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_第1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_第2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_第3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_第4页
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6年第3期总第143期黑龙江高教研究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No.32006serial.No.143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马国建,王海军,王娟(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要:由于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上存在误区、学生评教制度设计不合理、学生评教组织过程不严密、评价主体参与不足、评价结果处理不当、学生评教未能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等原因,被广泛应用的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简称学生评教)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正确认识学生评教工作,建立科学的学生评教制度,正确处理学

2、生评教的结果,关注学生评教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以提高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关键词:提高;学生;评价;信度;效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06)03—0038—03教学质量评价是个世界性难题,各高校都在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以下简称学生评教)是为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方法。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被广泛使用的学生评教,其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却并不高,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成为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较低的原因分析(一)高校教学管理观念上存在误区1.学校对

3、教学不重视长期以来以科研为导向的高校管理模式淡化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致使对教学质量评价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虽然教师在晋升职称时考虑教学情况,但权重并不高,主要看重论文和课题的数量,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流于形式,对教学的不重视使教学质量评价成为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往往出现教学管理部门不得不“为评价而评价”,教师不得不“为评价而教学”,学生“为评价而评价”。2.学校怕得罪教师由于学生评教涉及所有教师,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满意度,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部分教师从心理上不愿意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指手画脚,对学生评教本能地反对,如果

4、宣传和解释不到位,教师不能完全理解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以种种借口反对学生评教,教师对学生评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决定了学生评教的实施效果。另外,近几年来高校扩招严重,师资紧缺,教师负担较重,使高校不敢动真格,怕严格的学生评教引起教师的不满,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3.对学生评教工作的怀疑部分高校在推行学生评教时,没有很好地征求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没有深入地宣传发动,没能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一方面,认为学生评教会降低教师的地位和威信;另一方面,认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无论如何都是受教育者,见识较少,知识层次较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难免片面,有时甚

5、至会发生错误。尤其是学生评教组织过程中的不严密以及少数学生在评价教学质量中的随意行为,都成为对学生评价结果不信任的理由。4.以政治运动方式开展学生评教工作许多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存在浮躁心态,热衷“轰动效应”,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措施不多,把学生评教作为改革的亮点,搞政治运动式的学生评教活动,寄希望于学生评教制度能制造出闪光点,能解决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轰轰烈烈实施,却又草草收场,降低了学生评教应有的作用。(二)学生评教制度设计不合理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可是,有些高校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觉得凡是能反映目标的项目就要一项

6、不漏地搜集到指标中来,唯恐有遗漏,而使指标体系庞杂而无重点;有的学校往往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编制指标时遵循全面性原则,又使指标过于宽泛、笼统、模糊;有的高校干脆借用或主要参考别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不切实际,不合理的评价指标必然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2.配套措施跟不上学生评教只能代表学生的评价,最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确认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同行、专家、领导的收稿日期:2005—12—23作者简介:马国建,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管理学、教育学研究。万方数据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39评价意见,没有相应信息相互验证,学生评教结果很难体现其信

7、度和效度;另一方面,学生评教的组织、实施、结果运用等整个过程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来保证学生评教工作的系统性,许多高校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随意性比较大,例如学生评教的结果如何与教师的晋升、收入等切身利益相结合,缺乏配套措施,使学生评教结果不具有说服力。(三)学生评教组织过程不严密许多高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到院系时由教学秘书实施,教学秘书在了解学生、组织学生等方面并无优势,往往直接请学生帮忙或者请班主任帮忙,甚至让学生带回宿舍填写,导致频繁出现学生随意填、胡乱填等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