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

ID:39238175

大小:2.7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6-28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_第1页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_第2页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_第3页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_第4页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及使用(六)二十四、应接管应接管:又称接受器、牛角管、接液管,它与冷凝器配套使用,将蒸馏液导入承接容器。应接管的弯角角度约为105°,便于和蒸馏烧瓶的支管75°角相配,安装后二者保持平行。1.规格应接管的大小是按上口外径来分的,常用的规格见下表:规格(mm)18×15025×18030×200管外径(mm)18±125±130±1.5管长(mm)75±590±5105±52.使用方法(1)将应接管清洗干净,并干燥(视馏出物而定)。(2)将其接在带冷凝管的胶塞上,并调整好角度。(3)将应

2、接管的下口部分直接伸入承接容器内。3.注意事项应接管的上口与胶塞应配套密合,以免馏出物溢出。(2)使用后应洗净,备用。二十五、表面皿表面皿常用于覆盖容器口以防止液体损失或物质溅出。其形状为圆底盘状。表面皿1.规格规格表面直径球半径6060±360±2100100±4105±3单位:mm2.使用方法使用表面皿的操作简单,在使用前要将其根据实验要求清洗干净。3.注意事项表面皿在作覆盖容器用时,凹面要向上,以免滑落破损。(2)不可直接加热表面皿。二十六、研钵研钵是用来研磨固体的器皿。研钵1.分类根据研钵的深浅

3、度,可分为普通型(浅型)和深型(高型)。根据质料不同,可分为铁质研钵、氧化铝研钵、玛瑙研钵、玻璃研钵和瓷质研钵。当需捣碎固体时,应选用铁质研钵;研磨硬度较大的固体时,应用氧化铝研钵或玛瑙研钵;研磨硬度不大的固体时,常用玻璃研钵或瓷质研钵。2.规格常用的研钵以其口径分为60mm和90mm2种。3.使用方法使用前,将研钵及研杵清理干净,保持清洁干燥。由于研钵的内壁粗糙不光滑,不易洗净,因此在洗刷较脏的研钵时,可取少量食盐放入研钵中研洗,然后倒出食盐,再用水洗净。(2)研磨时,应使研杵在钵内缓慢而稍加压力转动

4、。(3)研磨后的物质如果在实验后有剩余,可根据药品的清洁度进行回收或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4)供混合物质用时,应用药匙轻轻拌匀。4.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将研钵及研杵洗刷干洗。(2)研钵中加入的药品的量应不超过研钵容积的2/3。(3)研磨时,不能用研杵敲砸固体物质。(4)禁止用研钵研磨撞击时易燃易爆的物质,特别不能研磨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组成的混合物,否则会引起爆炸。(5)不能用火加热。(6)用完后应洗刷干净,否则,长期放置会使药品粘在内壁而导致不易洗刷。二十七、滴管滴管又叫胶头滴管、胶帽滴管,是用于吸

5、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一种仪器。它由胶头和玻璃尖嘴管组成。1.分类根据玻璃管有无刻度,分为无刻度滴管和刻度滴管(相当于量管)。根据玻璃管的形状,分为直形滴管、直形具缓冲球滴管和弯形具缓冲球滴管等形式。中学实验中常用直形无刻度滴管。3.使用方法握持滴管的方法是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管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量或滴加量。(2)吸取液体试剂时,是先用拇指和食指挤压滴管以排出空气,然后将滴管伸入到液体试剂中,轻轻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即被吸入,再取出滴管。(3)滴加液体试剂时,应将

6、滴管垂直地放在接受容器口的正上方,然后将液体试剂逐滴加入。(4)使用完滴管后,应将滴管中的剩余试剂排净,然后立即用清水洗净。4.注意事项胶头与玻璃管要接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头已老化,则需及时更换。(2)要保持滴管的洁净。(3)严禁用滴管在试剂瓶内排气吸液。(4)吸取的液体试剂不能太多,以免试剂流入胶头内。(5)不要倒拿或平放滴管。(6)滴管下口不能伸入加液的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的内壁。(7)用完后,应将滴管洗净,然后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备用。二十八、干燥器干燥器又叫保干器。它是使已经干燥的物质保持干燥

7、的仪器。干燥器内带小孔的瓷板上(上层)放置欲干燥的物质,瓷板下面(下层)放干燥剂。1.分类干燥器分常压干燥器和真空干燥器两种。真空干燥器的盖顶具有气支管与抽气机相连。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的是常压干燥器。2.规格常压干燥器的大小是以器体上口直径大小进行区分的。3.使用方法准备干燥器时,要用干的抹布将内壁和瓷板擦抹干净。(2)装入干燥剂的方法是将一稍硬的纸卷成筒状(或喇叭状),将纸筒伸入干燥器下层,然后从筒内向下层加入干燥剂。(3)放入瓷板。(4)在干燥器的器体及盖子的磨砂部分涂一薄层凡士林。(5)合盖和开启时

8、,要一手握住盖顶玻璃球,一手扶住器体,按器体上沿的水平方向向前推器盖。取下的器盖要仰放在桌面上。(6)搬动干燥器时,应两手同时拿住上盖和器体。4.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不用水洗干燥器,以免不能很快干燥。(2)为保证干燥器的气密性,必须在磨砂部分涂上凡士林。(3)干燥器内的干燥剂不能放得太多,绝对不能使干燥剂接触到坩埚等容器的底部。一般放入下层座身高的一半即可。(4)要干燥的物质应先盛在称量瓶、坩埚、表面皿、蒸发皿或塑料容器中,然后再放置于瓷板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