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常用经验鉴别方法

中药材常用经验鉴别方法

ID:39238904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8

中药材常用经验鉴别方法_第1页
中药材常用经验鉴别方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药材常用经验鉴别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常用经验鉴别方法经验鉴别就是用眼看、手摸、耳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其真伪优劣、产地、规格等,这些方法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工作者鉴别药材经验精华的总结,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它是从事中药经营、采购、验收、保管、鉴定、教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1、眼看眼看就是凭借人体的光学感受器——眼,看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从而判定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1)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性状一般是固定的,如圆柱形、方锥形等等。如炉贝母呈圆锥形,平贝母扁球形;天麻长椭圆形,假山麻紫茉莉根呈圆锥形。有些品种老中医师鉴别时使用的语言很形象,如防风的根茎

2、部分称为“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这些形容既简单又生动,易懂易记。在观察外形时,有些叶、草、花类药材很皱缩,可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平观察。如参叶、金钱草、凌霄花等。(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如测量的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应测量较多的样品,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值。例如黄芪、党参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枸杞有大有小,乌药片有厚有薄等。(3)表面;药材的表面特征各异,尽管是同一品种也常因产地不同、采收季节等因素,表面特征也不尽相同,如光滑、根痕、粗糙、皮孔、皱纹等。单子叶植物根茎及球茎节上的膜质鳞叶、根痕,蕨类植物的鳞片、毛等,这些

3、特征的有无和程度常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天麻与假天麻紫茉莉根,天麻表面有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紫茉莉则无。(4)颜色: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是较固定的,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有关,如玄参、生地色要黑,红花要红,山药要白,青黛要深蓝,紫草要紫,蒲黄、黄连、松花粉要黄,如果加工不好、贮藏不当,就会改变药材的固有颜色,降低药材的质量。如黄芩变绿不能药用,构杞因保管不善由红变黑,牛膝变黑等。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下进行。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还应说明以哪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5)断面:自然折断面,观察皮、木、藤、枝及条状的根及根茎

4、时常用此法,如厚朴、秦皮、沉香、苏木、青风藤、海风藤等。折断时要观察折断时的现象,如有无粉性、响声,断时的难易,断面的情况(颜色、质地、纤维等)等。用刀横切成平面,要观察皮、木两部的比例,射线与维管束的排列形状,如菊花心(黄芪)、车轮纹(大血藤和防己)、星点(大黄),以及有无棕色油点或油室等特征,在鉴别上都很重要。2.手摸手摸即用手的感觉去感受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粘性或粉性等质地特征。常用术语很多,如松泡,表示质轻而松,如通草;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如广西粉葛根;角质,表示含有多量已加热糊化的淀粉;柴性,表示纤维较多,如柴胡采收季节不当即显柴性。3.鼻闻鼻闻法又叫嗅气法。某

5、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和臭气,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闻气味时有的药材可揉碎再闻,或用开水烫一下再闻,有的则需点燃一下闻烟的香气,有些药材的气味很特殊,常成为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沉香、降香、麝香、樟木、乳香、没药、自胶香都有香气,但又各异。土大黄有浊气,松香制造的假血竭有松香气。墓头回有特异的臭气。4.口尝尝味是鉴别药材的重要方法之一。口尝即通过味觉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的各种味道,来判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由于舌尖部只对甜味敏感,对苦味敏感的是接近舌根部,所以在口尝药材时,在口里需咀嚼片刻,使舌的各部分都接触到药液,方能准确尝到药味,然后再吐出来。尝味可以判断药材的

6、真伪优劣。如乌梅、木瓜、山楂以味酸为好,黄连、黄柏等越苦越好;党参、甘草、枸杞以味甜为好;肉桂以味甜、辣无渣为好。山大黄片炒后气微口尝可以鉴别;真假厚朴片掺在一起也需口尝来鉴别;松贝、青贝母、炉贝母与奉节贝母、伊贝母、平贝母颗粒和形状相似者的鉴别也主要靠口尝来鉴别。药材的味是区别品种和质量的重要标准,绝不能轻视。在口尝药材时,要注意具强烈刺激性和毒性的药材,尽量不用此法,必须口尝时取样要少,尝后立即吐出漱口,并嚼点甘草,以免中毒。口尝法鉴别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