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四理解性情境默写

人教版必修三四理解性情境默写

ID:39239299

大小:29.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8

人教版必修三四理解性情境默写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四理解性情境默写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四理解性情境默写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三四理解性情境默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必修三必修四情景默写训练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

2、势的一句:,,。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10、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1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

3、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1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1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1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

4、功的句子是:17、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遥想周瑜手持羽扇,从容潇洒,可转而又想,人生就像梦一场,何必自苦,还是“”吧!18、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20李商隐在《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杜甫

5、《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2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因羞怯而犹豫不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2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6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2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28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2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30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31《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上3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