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ID:39254246

大小:7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28

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_第1页
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_第2页
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_第3页
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_第4页
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真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问题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十分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整体上就业困难,个别地区就业形势较乐观。这些主要和我国经济还处在转型期,不稳定,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衡等情况有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关系到目前的国家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水平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据国家统计局曾经测算指出,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90年代以来,只能增强70万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2、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大比例上升,2001年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将为338万。通过这组数据,凸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自2000年以来,经济发展得越快,大学生就业难度似乎反而越高。这主要是:一,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不能跟上高校扩招的速度,国家经济虽然在快速的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底子薄,科学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口多,尤其就业年龄段的人群密度大。经济的发展并不能给大学生毕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而高校的扩招无疑又加重了这个问题。二,再加速GDP的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是不可能的,国家经济需要健康稳步的发展,

3、减少高校的扩招也是不可能的,这关系到国民素质整体提高,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就业有其弊端。实践能力差,眼高手低尤为突出。学生经过高考的刻苦努力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大学生。他们在高中时就没有什么时间去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到大学后,一些人选择继续埋头苦读;一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更多的大学生则是没有方向和目标,没有动力,感到盲目了。到毕业时,成绩好的同学能考研的考研,推向市场的要么是专业知识不牢固,要么是时间能力差。北大学学生处处长郑虹说;“现在用人单位重视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也就是适应工作的能力和潜力。”但在学习期间未曾“热身”过的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的“就业力”

4、在哪里,就被匆匆地推到了就业的主战场,许多同学毕业了,只能在人才市场待业。中国学生为能考上大学而拼命努力学习,上了大学则松了口气,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60%的中国大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那些职位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职业目标的相对模糊,使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不能理智地把握。而且很多大学生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造成了更多就业的弊端。郑虹处长所说的就是很多大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实践能力差,眼高手低”几乎的大学毕业生的代名词。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但

5、是在人才流通混乱,企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交流不流畅等情况下,整体大学生就业的不够合理,也造成了就业难度的加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有其客观的原因。不能不承认现在有些企业的效应不好,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多,并且还是只需一些低学历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企业也就没有必要花大价钱聘请大学生,避免支付更多的工资。也有“大材小用”之嫌。有些企业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更多的是,目前中国的企业的工作岗位需要“蓝领技术工人”,中国的产业处于转型中,这是避免不了的客观原因。在这个时期,上大学的年龄段的人的密度大,我们的父辈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我们这一代实行了计划生育,但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密度还是很大,

6、这是另一个客观的原因.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变成一种社会问题,大学生自身也有其弊端。在政府加强政策以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改善社会就业环境下,在我看来,大学生更多能做的是:找差距、克毛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找差距,清楚的认识到当地的经济状况和自身的能力水平,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与方向。二,克毛病,克服自己眼高手低的毛病,排除毕业有路子,有背景能帮助自己等错误的观念,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三,树立正确是就业观。在大家都日渐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情况下,大学生自己也应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观,选择自己能有热情奋斗的职业,在完善行业知识,提高能力的情况下,再进行创业。大

7、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把自己的素质提高,这样才能增加更多的就业成功率,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社会就业的这个角度,我觉得大学生又偶自身的优势。如年轻(青)、热情有学历。重要的是,在就业后,自己的能力确实满足单位是要求,也干着自己满意的工作,当然这里并不否定人才流动带来的更多好处。在中国的发达地区,特别是东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亦显示出大学生的优势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可调和性。有关资料表明,上海的大学生就业率随GDP走高。2000年至200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