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

ID:39254453

大小:1.60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8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_第1页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_第2页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_第3页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_第4页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救培训心肺复苏术--东华医院Copyright.2005.一心肺复苏术之前先讲几个概念1. 猝死猝死是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期死亡的人在某种外因(如激动、疲劳、饮食等)或没有原因作用下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死亡,又称暴死、急死。WHO规定猝死时间为6小时,一般情况许多学者主张猝死的时间为症状发作后一小时内死亡者。猝死绝大多数(80%—90%)为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室颤。美国每天有1200人发生猝死而中国的发生率为11.5/10万。猝死发生前大多无前驱症状。Copyright.2005.2.心脏骤停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博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脏

2、骤停,易致心脏骤停的病:1)心脏病人以冠心病最易引起心脏骤停,其他如瓣膜病、心肌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病;2)其他如触电、溺水、中毒、急性胰腺炎、肺梗塞等。Copyright.2005.3.心肺复苏术(CPR)是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手法组成现代基础生命的抢救。CPR的原理是利用口对口的呼吸,胸外按压维持正常人基本的氧气和血液供应。Copyright.2005.二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因心跳停止4—6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开始抢救A的时间越早起死回生的成活率越高(1分钟内成功率达成100%)1.在心博停止后4分钟内行心肺复苏术其成活率为43%;2.

3、4—6分钟以内为10%;3.6-8分钟以内为6%;4.8分钟以上为零。Copyright.2005.一般情况下患者心脏骤停很少有医务人员在场,这就需要我们培训大量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人员完成生命的初步救治,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在这方面,美国走在世界前列,每5个人中就有1人会心肺复苏术.Copyright.2005.三如何判断一个人心脏呼吸骤停1.意识丧失,深昏迷,呼之不应。2.颈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位置为喉头外侧2指处)以上两项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Copyright.2005.心肺复苏的顺序及手法--一般称作心肺复苏ABCA即气道(airway)开放气道:病人平卧

4、在平地或硬板上。应注意无外伤、有外伤时,如骨折,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不要加重伤情,立即保持气道通畅,使用仰头一抬颏法,使病人的口腔轴与咽喉轴约成直线,既可防止舌根、会厌阻塞气道口,又方便气管插管,操作者一般在病人右侧,用左手置于病人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同时右手手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缘,将颏部向上,前抬起,这样就完成了仰头举颏法。Copyright.2005.B即呼吸(breathing)口对口呼吸是为病人提供空气的有效手法。抢救人员将置于病人下颌的右手压其颏部向下,撑开病人的口,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防止呼入的气逸出。抢救人员用自己的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口外部,

5、形成不透气的密闭状态,然后以中等力量,约用12次/分的速度每次呼入800ml左右的气体,观察病人的胸腔是否被吹起。呼气后,抢救人员即抬起头,侧过一边再做一次深呼吸,等待下次呼气。Copyright.2005.C即循环(circulation)保持循环的方法采用胸外按压手法,抢救人员的左手根部置于病人胸骨下部处,再将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均应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或可将两手手指交叉。胸外按压注意点:Copyright.2005.1)抢救人员的手臂必须伸直,压力来自抢救人员的双肩向下压,肘关节不弯曲;2)成人,每次将胸骨压下约4-5厘米;婴儿为1.5-25厘

6、米;儿童2.5-4厘米;3)按压一次后,放松压力,但抢救人员的手掌不离开病人胸骨部位;4)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Copyright.2005.5)每分钟按压100次;6)胸外按压用力过大造成胸肋骨骨折、血气胸;7)按压呼吸中断时不应少于5秒;8)单人抢救时,按压与呼吸比例为15:2,抢救儿童(婴儿)时为5:1。Copyright.2005.五复苏有效指标1.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2.  病人开始挣扎3.有吞咽动作,自主呼吸恢复Copyright.2005.六复苏失败原因1.现场抢救不够及时,输送到医院途中CPR未有效地继续2.技术错误,按压部位不正确,按压力

7、量不足,按压次数过少或过多3.病人呼吸道阻塞4.气胸5.病人心脏原已安装人工瓣膜,胸外按压打不开人工瓣膜6.心包腔内大量积液7.病人胸廓明显畸形Copyright.2005.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呼叫120急救电话,医护人员到场参与抢救。或拨打东华医院急救直线电话:2676120(总院)或2487999(旗峰门诊)Copyright.2005.Copyright.2005.Copyright.2005.谢谢!Copyright.2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