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ID:39269155

大小:85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29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_第1页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_第2页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_第3页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_第4页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张择端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是否隐藏着秘密,在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绫罗飘起

2、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考纲1.商业的发展商周至明清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古代市的变迁中国古代城市演变及特征古代外贸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2.古代的土地制度;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商周及春秋战国以来土地制度的演变战国以来重农抑商政策的变迁及其影响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针对训练(2012·福建文综历史·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

3、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变迁【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是在宋代,B材料中没有涉及,D项与史实不符。(2012·北京文综历史·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

4、D.不纳租税【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迁移能力。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可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基础知识梳理见世纪金榜66面知识拓展篇(2012·安徽文综历史·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变迁

5、【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通宵不绝”的夜市说明市经营的时间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故A正确。北宋的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文娱场所的经营者在材料无法体现(实际上多为私人经营);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故B、C、D项错误。(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

6、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以致商人群体增加,农民比例减少;A、C、D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2012·天津文综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古代对外贸易【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迁移理解能力。注意题干关键信息“马可·波罗”可知

7、材料描述的是元朝的对外贸易(因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长期居住中国),而福建泉州港在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或温陵,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2012·江苏历史·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宋代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开封城内商业的繁荣景象,从

8、画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汴京突破坊、市限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