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

ID:39269723

大小:7.44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29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1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2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3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4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5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6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7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8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9页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_第10页
资源描述:

《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田志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成本洁净钢与循环经济的实践首钢京唐公司炼钢部2013年5月15日汇报主要内容CompanyLogo夯实基础,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近期炼钢技术进步情况工艺流程及装备特点一二三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炼钢成本五结束语一、工艺流程及装备特点1、海边建设大型钢铁公司靠港临海2、工艺布局图3、装备特点采用铁水罐一包到底技术,减少铁水运输过程温降。铁水一罐到底技术全三脱工艺与干法除尘的结合解决了“全三脱”冶炼条件下煤气卸爆的问题,保证了转炉冶炼和煤气干法除尘工艺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3、装备特点四台连铸机采用高拉速

2、设计,19个扇形段,最高拉速达2.3m/min。高拉速连铸技术全三脱工艺下的自动化炼钢技术两座脱磷炉使用静态模型计算半钢终点,三座脱碳炉配备副枪全自动炼钢模型,命中率达到88%以上。脱碳过程脱磷过程脱磷过程常规过程二、近期技术进步情况(1)脱硫生产周期实现28min,平均脱后终点S达到10ppm以下,为后道工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300吨铁包脱硫采用捞渣机替代扒渣机,有效的降低了铁损。(3)自主设计制造的扒渣吹氮气装置大大降低了脱硫预处理成本。1、KR高效低成本脱硫技术(1)脱磷炉半钢冶炼周期达

3、到28min(装铁到装铁),实现了不倒渣出钢,加快了生产节奏。(2)半钢C平均为3.4%,P为0.030%。(3)脱磷炉炉龄最高达到14000炉。2、脱磷转炉半钢技术(1)脱碳炉全三脱冶炼周期达到32min(装铁至装铁),不等样出钢,转炉终点P平均为0.007%。(2)脱碳炉最高炉龄达到7126。(3)转炉实现炉龄与底吹同步,2#脱碳炉整炉役期内平均碳氧积0.0023。(4)计算机双命中率达到88%以上。3、脱碳转炉全三脱冶炼技术(1)RH处理比例达到50%,主要处理低碳、超低碳等冷轧品种。(2)R

4、H平均真空处理周期为30min,LF炉平均处理周期为45min,CAS平均处理周期为35min。(3)管线钢L555成品P平均为0.008%,成品S平均为0.0006%。4、精炼5、快节奏生产组织生产以连铸为中心,按照列车时刻表组织生产,体现“连铸、精炼、炼钢工序生产周期接近”、“工序运行时间与辅助时间紧约”的特点,实现后道生产节奏带动前道生产节奏,提高转炉生产能力、体现快节奏浇次生产。SDC06浇次生产组织情况IF钢生产水平:C/ppmN/ppmS/ppmP/ppmTO/ppmS+P+N+H+O/

5、ppm≤15≤25≤60≤60≤20平均158最低133S/ppmP/ppmN/ppmH/ppmTO/ppmS+P+N+H+O/ppm≤10≤80≤33≤1≤10平均117最低95管线钢生产水平:6、品种钢生产水平2012年产品结构情况:三、夯实基础,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首钢京唐公司以打造“高效化洁净钢生产平台”为目标,体现了“高效、准时、稳定”的特点。以连铸为中心,建立低碳钢、汽车板和管线钢等专业化生产线为目标,实现层流组织生产。1、高效化层流生产组织1#脱磷炉2#脱磷炉2#脱碳炉1#脱碳炉3#脱碳炉

6、CAS(LF)1#RH2#RH1#2150mm2#2150mm3#1650mm超低碳钢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高强度钢包晶钢等4#1650mm连铸设备例修借鉴列车准点进、出站,将钢水看做列车,采用列车时刻表标准化生产组织模式。推行列车时刻表后出钢结束至开浇时间对比以恒拉速作为衡量生产稳定的关键性指标,对各工序影响恒拉速的因素定指标、下考核、按炉分析,通过系统管理推进,目前首钢京唐炼钢部恒拉速率在94%左右。2、恒拉速提高系统稳定性3、全岗位推行标准化操作如何实现高质量品种钢的批量、稳定生产,标准化操作是最

7、好的执行力。一是充分发挥设备自动化优势。炼钢部先后开发了转炉炼钢自动化模型,RH自动化模型,目前转炉自动化模型命中率达到88%,RH自动化命中率90%;二是抓最优操作法,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在全班组推行,强化提高整体操作水平。三是在设备点检定修、岗位操作等方面全面推行标准化,提高操作稳定性。炼钢部工序多、流程长,要求物流、温度流、质量流、信息流必须高效准确。建立“工序服从体系”,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做好服务的思想。技术质量管理分析下游问题的同时突出表现追溯上游责任。如我们对炼钢异常炉次进

8、行考核,对精炼挽救的异常炉次进行奖励,从根本上理清质量责任关系,同时稳定本工序指标。受考核工序指标名称考核标准脱硫终点S≤0.001%等97%脱磷半钢[P]≤0.035%等80%炼钢终点双命中率85%终点氧<850ppm比例等90%精炼中包温度合格率85%中包成分合格率等100%连铸铸坯一检合格率≥96.3%IF钢夹杂非计划合格品率等≤1.96%4、建立工序服从体系,稳定本工序指标设立质量工程师岗位,专职对过程质量进行监控分析,对质量进行实时控制,质量分析更贴近现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