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论 5000字

物联网概论 5000字

ID:39273652

大小:24.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9

物联网概论 5000字_第1页
物联网概论 5000字_第2页
物联网概论 5000字_第3页
物联网概论 5000字_第4页
物联网概论 5000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概论 500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物联网概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关于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的网络可乐贩售机。而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并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从2005年开始各国开始关注物联

2、网,而在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且在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而在中国,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无锡市江南大学还建立了全国首家实体物联网工厂学院。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

3、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联网”。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分为感知、网络和应用3层。其中网络层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保障实现应用层与感知层之间信息的可靠传送。网络层负责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组成的物联网业务控制与传送网络,还包括物联网管理中心、信息中心、专家系统等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的部分。应用层负责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相结合,提供智能化业务应用,目前主要提供的业务包括监控服务、智能电网、工业监控

4、、绿色农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公共安全等。下面简介一下这3层。(A)感知层:相当于物理接触层,技术上由识别芯片(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等构成,感知范围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物体,一个特定区域的物体,或是某行业划分下特定一类物品及一个物体不同位置等,主要实现智能感知功能,包括信息采集、捕获、物体识别等,其关键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等。(B)网络层:感知层的信息经由网关转化为网络能够识别的信息后就传到了网络层,网络层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网络层包括2G通信网络、3G通信网络、Wi-Fi、互联网等,信息可以经由任何一种网络或几种网络组合的形式进行传输。网络层还包

5、括物联网的管理中心及物联网的信息中心。物联网管理中心负责物品的统一标识编码管理、认证、鉴权、计费等,物联网信息中心则负责物品信息的存储和统一分析计算处理。物联网的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送和通信,又包括接入层和核心层。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业通信网络,也可同时依托公众网和专用网。(C)应用层:在物联网的感知层和网络层的支撑下,可以实现多种物联网应用,典型的应用有:智能交通、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动物标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环境检测、公共安全、食品溯源、城市管理、智能物流等。这些应用涉及的内容可以是跨行业,也可以是某行业内部的;用户可能是普通公众也可能是政府机构,企

6、业组织等。物联网的应用层主要包含各类应用,例如监控服务、智能电网、工业监控、绿色农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公共安全等。在物联网中存在几种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共同推动物联网的运行与发展。一是传感器技术,传感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中的重要技术,在物联网中更显得尤为重要。物联网需要依靠传感技术进行采集并且将采集到的信息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也就是说传感技术是物联网最前端的感觉细胞,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然后再处理大脑反馈的信息。二是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是分布式处理、并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实质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云计算的基

7、本形态就是将数据计算从本地转移到服务器端,本地只是进行数据的传输与执行。三是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是走向智能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物联网要达到感知世界的目的,需要借助高度智能化的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化是智能处理技术的基本形式、智能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感知--动作与反馈机制,进行现场交互涌现出智能行为,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智能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四是EPC与RFID技术。它主要是由应答器、阅读器和高层组成。它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