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

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

ID:39277545

大小:241.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9

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_第1页
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_第2页
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_第3页
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_第4页
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敦仁年谱_上_许世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研究学刊二○一三年第一期总第115期白敦仁年谱(上)许世荣白敦仁,字梅盫,一字梅崦,祖籍河于是年农历腊月初九,岁次丁巳,元日后北通州,自四世祖白汝衡宦游成都,遂定则岁次戊午)。居此地。一九二一年(辛酉),五岁。五世祖白镕,字小山,嘉庆进士。道入家办私塾,始习四书、五经、古文光时官至工部尚书,居官刚正自持。观止诸书。四世祖白汝衡,字诗桥,道光三十年一九二九年(己巳),十三岁。以副员知成都县。《县志》称其“留心风考入成都县立第一小学高小一册。雷化”。咸丰初,改修节孝祠。履平(又名保泰)、钟树梁亦同时考入该三世祖白赓棣,字朴诚,一字甫臣

2、。校,遂为同班同学,与二人后成终生同治十年知成都县。又以同知衔中江知好友。县。主修《成都县志》。《县志》称其一九三一年(辛未),十五岁。“明察庶务,不事苛刻”。尝培修文庙及小学毕业,考入成都县立中学初中一节孝祠。期(三十班)。雷履平、钟树梁亦考入该祖父白曾煦,字春谷。历任巫山、富校,在同班读书。同年在邓润生先生处补顺、仁寿、资阳等县知县。习国文,读“唐宋八家古文”和“六朝父白堮,字岸青。早年就读于客籍学文絜”。至次年邓先生去世时止,先后两堂、法政学堂。酷好京剧、川剧。是京剧年。十月,父病死,自己亦染病留级,病“已巳友集”和川剧“娱闲社

3、”票友。早愈后在三十一班读书。逝,时年三十九岁。一九三二年(壬申),十六岁。一九一七年(丁巳),一岁。拜查蹇公(字介菴)先生为师,习国一九一七年生,一岁。(按,先生生画、学诗、学七弦琴,至一九三七年作者:许世荣,原成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原《杜甫研究学刊》副主编、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610072。93(丁丑)高中毕业时止。学有周夷白。一九三三年(癸酉),十七岁。一九三八年(戊寅),二十二岁。与同班同学陈怀仁创办“文会”壁因不愿参加旧军阀组织的军训,与雷报。撰稿人和读者均是本班同学。稿件用履平一同向校方请假,未获准,遂休学。白贡川纸书写

4、。内容庞杂,有文言、白话二人相伴自学读书,精研《毛诗》、《仪文、诗歌、长篇侦探小说连载、英作文、礼》、《庄子》等,又对填词产生浓厚兴数学题解等等,多系练习文笔、自娱自趣。两人举止受到诸师的关注和赞许。庞乐。敦仁先生所作,多是古文,亦有五彩石帚先生评其为“不俗”,称“是中文系花卉画,还创作过一篇文言小说《秘密人材”。李培甫先生日记云:“雷保泰、的地道》。刊物于一九三六年(丙子)白敦仁同来,两生皆大学隽选,以军训辍停办。学。雷生欲就復性书院学,托为谋保送。一九三四年(甲戌),十八岁。两生曾以词见质,多清新语。雷生亦喜朴初中毕业,同年考入本

5、校高中普四学,云近时点阅《毛诗》、《仪礼》毕,班。雷履平亦考入同校同班,复与白先生可谓勇矣。”同学。其后将与雷履平、钟树梁词作合刻为一九三六年(丙子),二十岁。一集,曰《焦桐集》。另在“新新新闻”与雷履平、徐汝坤及高五班乔雁宾、副刊发表过一些诗词作品。张璠白等人,组成诗社,取名“春吟作《代白纟宁舞歌辞》、《战城南》、《上社”,专做旧体诗。以后石室中学郭怀璞邪》、《利剑行》、《杂诗十首》诗。(后名石尊)参与唱和。所作诗多“春一九三九年(己卯),二十三岁。花”、“春草”之类五七言律诗、绝句。八月在川大复学。时因日寇飞机轰白敦仁先生《杂题〈

6、徐梦乔遗集〉五首炸,川大已迁至峨眉。雷履平因家境贫·序》云:“湔江徐梦乔,余少时挚友也。寒,不能去峨眉复学,则转入华西大学中忆十五六岁与同窗好友雷履平等四五人,文系。在峨眉就读川大时,与郭石尊相友尝结春吟诗社。梦乔天资纵逸,落笔常惊善,合租峨眉山伏虎寺附近农家房居住,四座。”其后,徐艾、钟树梁、黄溥、余后另一同学好友谢禹言也来同住。在此期笃生等参与吟唱,诗社改名“朴社”。雷间,主要研读群经,特重《周礼》。履平《剩稿》诗六首后记云:“余少交作《岁暮庐居述怀》、《纪梦》、《酬‘朴社’诸子,逢辰寄兴,投简论心,东周夷白》诗。野穷愁,一发于诗

7、。”(见白敦仁《水明作《渡江云》(眉山舟中,清真韵)、楼诗词集》)《木兰花慢》(己卯贱辰,诸朋旧携酒见高中六期与大姨父女吴赓慧结婚。吴存,就登凤坪绝顶,诸公并有佳构。余既氏时年二十五岁,长白先生五岁。夫妻二客峨眉四月,寒山落木,倍切归怀,率赋人感情终生笃深。此解以应)词。一九三七年(丁丑),二十一岁。撰写《〈古今注〉校注》、《石渠礼记考取四川大学中文系,师从名儒龚向疏证》(二作今不存)。农、林山腴、向宗鲁、李培甫、庞石帚一九四○年(庚辰),二十四岁。等。雷履平亦考入同校,钟树梁因家境贫八月转学到华西大学中文系,其原因穷,只能在川大半工

8、半读。相友善的新同一则不愿与雷履平分读两校,一则慕时任94华大中文系主任庞石帚先生博学高文。李去,履平有词甚美,遂次其韵)、《扫花培甫先生日记云:“到校见白敦仁、雷保游》(寄石尊)、《花犯》(南台探梅,因泰及郭生(石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