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完美融合

真、善、美的完美融合

ID:39279000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9

真、善、美的完美融合_第1页
真、善、美的完美融合_第2页
真、善、美的完美融合_第3页
真、善、美的完美融合_第4页
资源描述:

《真、善、美的完美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真、善、美的完美融合———评析余华《活着》的审美价值何麟作者简介:1何麟(1971-)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教师。(烟台南山学院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5713)摘要:作品《活着》体现了作者余华的一种审美价值的追求,一种“真善美三位一体融洽化一”的追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分别从历史理性、人文关怀、文体形式三个方面来追求这种“真善美三位一体融洽化一”的审美价值的。关键词:《活着》;真;善;美;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活着》是一部让余华大红大紫的作品。这部作品一面世,就受到了批评界的高度赞扬。德国《柏林日报》评价说:“这本书不仅写得十分生动

2、感人,而且是一部伟大的书”。韩国《东亚日报》评价说:“这是非常生动的人生记录,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经验,也是我们活下去的自画像”。《活着》以福贵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他从一个父母、妻子、儿女齐全的地主家的少爷到身边亲人一个个地死去,临老孤独地与一头老牛为伴的凄凉、悲苦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 福贵的一生跌荡起伏、曲折迂回,再现了生活的真实面目,它也反映了作者一种求“真”的过程,一种力求生活真实艺术化的过程,而这种追求则体现为历史背景的陪衬下的一种“历史理性”的潜隐;其次,作品的字里行间还饱含着作者深沉的浓厚感情,而这种感情则促使着作者不断的去发掘“善”的真谛,去建构自己博大的“人文关怀”

3、;同时,为了使这部浸满热泪的作品得到更完美的体现,使它更接近生活,更接进大众,作者还赋予了它“有意味”的形式、生活化的体现、诗意性的归栖,从而使《活着》这部伟大的作品更加美不胜收,最终达到“文体形式”的升华。由此,我们可以获知:《活着》本身其实就是作者的一种审美价值的超极追求,一种“真善美三位一体融洽化一”的完美境界的追求。不管作品的里层还是外层,不管作品的形式还是内容,无不透溢着作者对这种审美价值追求的渴望和促就。一、“真”乃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艺术真实的根基,而这种“真”的追求则体现在作品现实的“历史理性”的找寻上。余华的《活着》不仅仅是一部小人物福贵个人的命运沉浮史,而且也

4、是一部福贵的家族凄惨史;扩开眼界来看,它尤其更是一部人类艰难挣扎的奋斗浓缩史,正如作者所言,这部作品“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1]。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事件都是在历史层面上展开的,从抗日战争一直到当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历史阶段,福贵都有历经。虽然历史对于富贵一家及其他各种人物来说,只是远远存在、关系甚微的背景,但是却让我们分明察觉感受到他们所体验的某种真实的生存境况:他们的一举一动充满了炊烟般起起落落的生活气息,他们的一言一谈洋溢着田野般枯枯荣荣的亲切真实。正如莫泊桑所说,“把主要的事件突出的表现出来,而对其他的事件则根据各自的重要性把它们作深浅程度适当的浮雕,以便产生

5、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特别真实所具有的深刻感觉”[2]。《活着》正是从日常凡俗活动中和普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中还以历史真实的面貌,来实现特别真实所具有的深刻感觉的,从而揭示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正是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这份真实,才使读者从中产生了信任感、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时也为作品所追求的“善”与“美”埋下了种子,设下了凭附,进而使作品获得了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享受,审美价值的造就。二、“善”乃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情感评价的核心,其终极目标体现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3]。它是人类始终坚持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也是文学创造的

6、永恒主题,是其尚“善”的终极价值追求。余华的《活着》字里行间、言谈举止无不浸染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情愫。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始终以一种冷漠、嘲讽、幽默、不动声色的“局外人”的口气讲述着一个小人物的生活故事,其实在作者的内心深处却蕴藏着一腔伟大的悲天悯人的赤热情怀。作者深深地关注着普通小人物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与日俗琐事,正是这普通的生活细节的描述,恰恰体现了作者“善”的热切追求,进而烛照出作者“人文关怀”的伟大心胸。作品还通过各种小人物的不同命运来凸现主人公福贵“活着”的哲学观,其实这也是作者的哲学观——活着就美的体现。活着就美,这种“美”在作品中体现的是一种悲剧“美”,使人外感痛

7、苦内含悲壮的“美”,这是作者外似冷漠内心赤热充溢关怀的感情升华物。作者把美好生活撕碎给读者看,目的反向证明给读者“活着就美”的真正内蕴,反向告诉读者应该好好活着,应该珍惜生命的真理。这一理念体现在小人物福贵身上,则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力的旺盛,生命价值的高贵。输掉家产的赌博使福贵丧失了地主的身份,然而在土改中却安然无恙;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却让他在战争中死里逃生,由此让福贵产生了对命运的感激,从而滋生出珍惜生命,好好活着的勇气。在“文革”中因挨斗而失去生存希望的春生不想活时,福贵就劝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