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伤寒论_不寐症证治浅谈

_伤寒论_不寐症证治浅谈

ID:3927944

大小:914.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5

_伤寒论_不寐症证治浅谈_第1页
_伤寒论_不寐症证治浅谈_第2页
_伤寒论_不寐症证治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_伤寒论_不寐症证治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MYK新中医2014年8月第46卷第8期·232·JOURNALOFNEWCHINESEMEDICINEAugust2014Vol.46No.8《伤寒论》不寐症证治浅谈薛德馨,张兆锦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武威733000[关键词]不寐;《伤寒论》;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222;R256.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6-7415(2014)08-0232-03DOI:10.13457/j.cnki.jncm.2014.08.104古今医家对不寐症的病因病机有虽有诸多见解,但均认为1.2脏腑功能失调目前,对不寐症的

2、病机认识有阴阳学说、“阴阳失和,阳不入阴”是基本病机。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昼营卫学说、神主学说、脑髓学说、魂魄学说等[3],其中神主、行于阳经,阳气盛则寤;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寐。如机体阴脑髓、魂魄等学说都认为,睡眠和脏腑功能特别是心脑有密切阳失调,阳不入阴则产生不寐,即现代医学所称的失眠。近年关系。张仲景对不寐症的认识贯穿了阴阳学说、营卫学说、神来,伴随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心理压力加大,生活节奏的不主学说等。张仲景认为,邪客脏腑会影响卫气运行,卫气运行断加快,不寐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它已成为影响人失常,则发生不寐。热郁胸膈、

3、心神被扰的栀子豉汤证(第们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问题。张仲景《伤寒78、221条)和栀子厚朴汤证(第79条)等,这两个方证提出一论》对不寐一类的病证的阐述,既有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个重要的兼症为烦躁,烦躁是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要临床表现者,也有因其他病痛所苦而致者,在临床上对于不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魂不能藏,火热寐症的治疗别具一格,浅谈学习体会如下。上扰心神,魂不守舍而不寐。还有“怅怏不得眠”(《伤寒论·1《伤寒论》关于不寐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怅怏”是一种郁郁而不

4、乐的1.1阴阳失调《灵枢·邪客》云:“卫气者……昼日行于精神症状,足以说明张仲景对于不寐一类的病证与神志失常,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脏腑之神不得居其位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4]。《伤寒论》有心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肾不交、阴虚阳亢的黄连阿胶汤证(第303条),则认为心肾不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交,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所致脏腑功能失调,对于失《内经》中对不寐症的病因病机探讨认为与阴阳理论有关。张眠的影响更为直接。《伤寒论》提出不寐的病

5、因很多,病位主仲景对于不寐症的认识不仅源自《内经》的阴阳平衡理论,同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不外心胆脾肾脏腑功时也具有明显的六经体系特征。柯雪帆[1]认为,阴阳胜复是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伤寒论》的理论基础。陈治垣[2]认为,《伤寒论》以三阴三2《伤寒论》不寐症证治阳作为辨证纲领,就是本于阴阳离合的理论。但是这一阴阳的2.1失治误治消长变化是与脏腑、经络密切关联的,故《伤寒论》对不寐症2.1.1太阳病失治误治汗后亡阳,虚阳上扰而致不得眠。的认识与《内经》偏重于营卫阴阳较宽泛的理论论述相比,则“若

6、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第38更具深刻的临床意义。张仲景所论的气血阴阳是与伤寒六经病条大青龙汤方后注)。又“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证相联系的病理状态的指称,因而具有更为实在的临床指导意烦躁,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义。阴阳是六经辨证的基础,但同时也被六经赋予了不同消长并治第二十》),以及“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变化特点。张仲景认为,不寐症是阴阳失调所致,但又有明显干姜附子汤主之”(第61条)。的六经辨治理论的特点,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皆阳虚血少,汗后血虚阳

7、虚更甚,虚阳上扰而致不得眠。可引起不寐。因此,从阴阳六经辨证对不寐症的治疗提出了新“脉濡而弱,中风汗出,而反烦躁,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的治疗思路。微发汗,躁不得眠”(《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收稿日期]2014-03-13[作者简介]薛德馨(1951-),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疾病。CMYK新中医2014年8月第46卷第8期JOURNALOFNEWCHINESEMEDICINEAugust2014Vol.46No.8·233·五》)。致不寐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误用火法发汗,

8、亡失心阳,使心神不得潜敛,神浮于外而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第71条)。不得卧。“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阳明病:阳明经有热,胃腑不和而致不寐症。“尺寸俱长者,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