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

ID:39279451

大小:34.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_第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_第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_第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_第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_第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_第6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教学案——以《深深浅浅话友谊》为例张湾中学胡娟【案例背景】我要上的这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中的第二框题内容,也是新教材改革的内容。学生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对友谊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了友谊的重要性。本节课要把握两个内容,一是了解友谊的特质,二是友谊不能没有原则。通过这两个内容学习,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对待友谊诚信友善,也要讲原则,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初一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渴望得到友谊,重视朋友的评价,但他们对于什么是真正

2、的友谊并不是很理解,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为了朋友可以做任何事。如不澄清友谊,易导致学生交友不慎,对其负面影响极大,因此,本课的学习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希望通过学习本课,澄清学生对友谊的一些误解,正确对待友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堂课的教学案例主要阐述本课教学中的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通过学生的经验交流分享,让学生理解友谊的特质,明白与朋友交往需要诚信、友善,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个片段,通过设置情境、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掌握交友的原则。一位男生的小插曲体现了课堂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让学生明白交友的原则是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3、这个案例主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法治”内容,新教材把《思想品德》改名成《道德与法治》,正是强调要把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贯彻到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律观念。【教学案例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案例编写教案、制作PPT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经验分享。【教学案例目标】1、学生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2、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教学案例方法】1、通过学生分享经验活动对友谊的特质进行了解,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友善”。2、通过设置情境

4、、小组合作和讲授归纳等方法突破本课重难点问题: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主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教学案例过程】片段一在讲友谊的特质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同学们,你们的初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在这个新的班级里都交到新朋友了吗?这时,学生纷纷说出自己在班里的好朋友。于是,我顺势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最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根据学生自己的经验来讲授新课,学生有话说,自然课堂就活跃,学生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发现支持率较高的特质是“趣味相投”“友善”“诚信”“理解”。老师:“从同学们的

5、选择中,可见一个具有诚信友善特质的人是非常受欢迎的。那你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吗?”学生异口同声背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使他们认识到与朋友交往,需要诚信、友善。接下来屏幕展示探究与分享内容,设问: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我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分享自己的看法,学生表示乐于帮助朋友,认为在帮助朋友过程中能提高自己,也能增进彼此感情。我顺势问学生:“如果你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你希望你的朋友怎么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对方的关怀和帮助。“这位同学在面

6、对朋友有困难时,选择以友善的态度去帮助朋友,一起进步,谁能与他成为朋友真幸福。”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这位学生,让同学们给他鼓掌。我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闪亮点,并在课堂中加以肯定。这个片段,通过学生的经验交流分享,让学生理解友谊的特质,明白与朋友交往需要诚信、友善,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诚信”“友善”。片段二:在讲“友谊不能没有原则”时,我在探究与分享环节设置四个场景:场景一,考试的时候,小川让我给他递纸条。场景二:小川认为我是“他”的好朋友,不允许我与其他朋友交往。场景三,放学后小川去网吧打游戏,邀请我一起去

7、,还说我的费用他包了。场景四,小川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人。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好朋友吗?(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吗?小组讨论过程中,我走进学生小组,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出适当的引导。讨论结束后,我请两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结果,并让其他小组点评他们的看法。同学们回答很积极,观点与我预想的基本一致:(1)场景1:拒绝,在考试结束后告知他作弊是不诚信表现。(2)场景2:鼓励他多交朋友。(3)场景3:阻止朋友,告诉他沉迷网络的危害。

8、(4)场景4:制止他,朋友相处要讲原则。但是在小组回答时,在座的一个男生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我小学时候为了朋友和别人打过架。同学们都被他的话吸引住了,纷纷看向他,议论起来,我看着那位“捣乱”的男生,是平时表现比较调皮的学生,听数学老师说过他在小学的“丰功伟绩”,我心里一片了然,便请他站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