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ID:39281344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9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通过读书指导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来完成教学活动。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包括利用视频软件,对所需视频进行剪切编辑,网络平台搜索材料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

2、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髙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八股取士内容及其深远影响【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讨论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课时要求】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以元末农民起义的背景故事,引出“明朝的建立”这一内容。推进新课:一、明朝的建立背景: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

3、。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建立与统一: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年号洪武。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提问: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刘邦;【补充】:结合课本明朝地图补述“靖难之役(1399-1402)”与明成祖迁都北京1403-1421。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多媒体展示问题,引出“朱元璋强化皇权”这一内容。1、全面改革官制:-3-提问:明朝加强君权的政治措施有哪几方面的内容?(1)、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

4、方,巩固皇室。【补充复习】: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变化: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设立刺史制度;北宋:通判和转运使制度;元朝:行省制;(2)、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撤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明成祖时逐步形成内阁制度。【补充复习】: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发展史:秦汉时期:设丞相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宋朝:宰相副宰相元朝:中书省明朝时:废丞相制度。【问题思考】朱元璋对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

5、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多媒体展示: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明太祖如何知晓臣下的鸡毛蒜皮的家常小事呢?2.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探究】:结合材料,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职能与特点是什么?(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分析: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

6、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复习】科举制的发展史:隋朝:隋文帝开始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宋朝:改革发展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3、科举考试的变化(1)、考试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答

7、题格式变化: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体特点:只能分为八个部分。-3-多媒体讨论:实行“八股取士”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有何后果?【讨论探究】:强化皇权的后果:一方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压抑民意,遏制民主,国家命运有赖于皇帝的个人素质;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文化的进步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与衰落。【思维拓展】:多媒体播放“西方文艺复兴兴起”,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东西方在思想文化发展上的先进与落后的动向变化。三、经济的发展(学生阅读课文完成P

8、PT表格)1.明朝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思考】为什么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