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蜜 蜂

第四单元  蜜 蜂

ID:39282622

大小:148.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第四单元    蜜 蜂_第1页
第四单元    蜜 蜂_第2页
第四单元    蜜 蜂_第3页
第四单元    蜜 蜂_第4页
第四单元    蜜 蜂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蜜 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4 蜜 蜂 1.识记本课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2.通过体会“几乎、大概”等词,感受科普说明文中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的严谨的科学品质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4.积累语言。 【重点】 1.识记本课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3.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难点】 1.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2、2.感受法布尔“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的严谨的科学品质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由于是说明性的课文,所以课文在描写中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

3、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 让学生理清试验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比较,体会作者科学的作风。作者不光是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 课文中的结论,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无法解释的本能)。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教师可酌情给学生讲一讲法布尔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再结合参考资料的有关内容(也不一定是定论)启

4、发学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要学习的是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对试验结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可能会发问:那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么?超常的记忆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认方向的一个因素?这一类问题都体现了作者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因为作者能够如实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 【教师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关于蜜蜂的资料。 【学生准备】 关于蜜蜂的资料。  1.简介法布尔。 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年轻时身为初中老师,却十分痴迷于昆虫的世界,立志做一个为昆虫写历史的人。他一生深入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

5、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最终成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昆虫记》。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14课《蜜蜂》就是选自这部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以本文的作者法布尔说开去,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作者,并告知学生本文是世界名著,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过渡:生字词又来和我们见面了!请同学们读一读。PPT出示: 无论 试验 纸袋 证实 飞散 几乎 大概 减少 阻力 遥远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沿途 陌生 超常 本能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记忆力 学生自由读,指生读,开火车

6、读。 注意以下提示: “测、阻”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 “证”是后鼻音。 “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 “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 [设计意图] 生字在教学中是重点,指导学生识记易错的音、易错的字形是很重要的。 2.速读课文,把握课文脉络。 过渡:法布尔是个昆虫学家,他听说了关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非常感兴趣。他是怎样证明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然后交流。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交流后回答: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他就开始做了一个试验,来验证蜜蜂是否真的有这个能力。这是本文所写的事情,也是本文的大致内容。重点是写法布尔开展试

7、验的过程。 通过多种形式认识了生字词,课文内容也大致了解了,下面我们将重点感悟课文的重点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开展试验的。 二、感悟重点,体会感情 1.弄清试验的原因。 过渡: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课文的重点是写法布尔开展试验的过程,那么,他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 (1)读第一自然段,找到“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法布尔产生了通过试验来验证的想法。 (2)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者没有迷信盲从人家的结论,而是自己要动手实际做一下试验。想一想,“听说”一词好在哪里?(既然是“听说”的肯定就不是真实可

8、靠的,因此,这也成了作者探究的原因。) 2.探究试验过程。 (1)比较、认识法布尔的科学态度。 ①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