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ID:39288198

大小:2.1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29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1页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2页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3页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4页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课程的引入:前面各章主要讲授光的传播,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探讨了物的成像和光的干涉、衍射;除了研究在各向同性均匀媒质中光的传播,还研究了光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主要是光在单轴晶体内的传播,如双折射现象,光学偏振器,波晶片等;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光在媒质内传播的过程中,不存在能量的损失。除了真空,没有一种媒质在严格意义上对光波是绝对透明的,光通过媒质时,部分光被媒质吸收,另一部分光被散射,余下来的部分按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另一方面,不同波长的光在媒质中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即媒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一束白光或多色光只要入射角不为零,不同波长的光就会按不同折

2、射角而散开,这就是色散(如以前所讲过的三棱镜的色散)。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是光在媒质中传播所发生的普遍现象,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研究这类现象,一方面可以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对光的本性的进一步了解,也可以得到许多有关物质结构的重要知识,促进应用光学的进一步发展。6.2光的吸收一般吸收——吸收比较弱,基本不随波长而变化。选择吸收——吸收比较强,随波长发生急剧变化。一、一般吸收和选择吸收自然界的物质都具有选择吸收,理想的一般吸收不存在,只能在一小段范围内。I一般吸收区域选择吸收区域(nm)I(a.u.)*普遍吸收和选择吸收(nm)I(a.u.)样品若物质对各种波长λ的吸收程度几乎相

3、等,即吸收系数与λ无关。在可见光范围内,意味着光束通过媒质后只改变强度,不改变颜色。如:空气、纯水、无色玻璃等媒质。普遍吸收三、光的吸收与波长的关系1、普遍吸收:若物质对各种波长λ的吸收程度几乎相等,即吸收系数α与λ无关。在可见光范围内,意味着光束通过媒质后只改变强度,不改变颜色。如:空气、纯水、无色玻璃等媒质。2、选择吸收:若物质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特别强烈。由于可见光进行选择吸收,会使白光变为彩色光。绝大部分物体呈现颜色,都是其表面或体内对可见光进行选择吸收的结果。*选择吸收(nm)I(a.u.)样品选择吸收:若物质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特别强烈。由于可见光进行选择吸收,会使白光变为彩色光。绝

4、大部分物体呈现颜色,都是其表面或体内对可见光进行选择吸收的结果。(nm)I(a.u.)吸收的线性规律光的强度随穿进媒质的深度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媒质对光的吸收。二、朗伯定律吸收的线性规律—朗伯定律单色平行光束沿X方向通过均匀媒质,光的强度在经过厚度为dx的一层媒质时:I→I-dII0II-dIdxxx+dxlx实验表明:在光强范围内-dI∝Idx令:-dI=αIdxα与I无关,与波长有关。称为吸收系数写成指数关系式为:I=I0e-αl此称为朗伯定律。—吸收系数化学上:C—溶液浓度A—与溶质性质有关1.与媒质有关2.与波长有关——一般吸收区域小,基本不变选择吸收区域大,随波长急剧变化三、

5、吸收光谱朗伯定律是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入射的有连续波长分布的光,透过物质后,在选择吸收区域,有些波长范围的光被强烈吸收,形成吸收光谱反映原子、分子结构特征——原子光谱、红外光谱地球大气层对可见光和波长3000A以上的紫外线是透明的,波长短于3000A的紫外线将被空气中的臭氧层强烈吸收。对于红外辐射,大气层在某些狭窄的波段内是透明的,透明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例:3~5um和8~14um是大气的两个窗口。利用这两个窗口,可以实现红外遥感和遥测,天气预报测量,军事领域可以进行红外制导和红外跟踪。oo观察吸收光谱的试验装置刚玉红宝石白宝石三基色相加混合红+青=白红+绿=黄蓝+黄=白绿+蓝=青绿+品

6、红=白红+蓝=品红红+绿+蓝=白彩色显示器显示单元XYZ色度图当光束通过均匀的透明介质时,从侧面是难以看到光的。但当光束通过不均匀的透明介质时,则从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光,这是介质中的不均匀性使光线朝四面八方散射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例如,当一束太阳光从窗外射进室内时,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到光线的径迹,就是因为太阳光被空气中的灰尘散射的缘故。6.3光的散射光的散射——光束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的物质时,向侧向传播的现象。原传播方向上的光强:a——吸收系数,s——散射系数一、非均匀介质中的散射二、散射和反射、漫射和衍射现象的区别反射——理想界面,物体线度远大于波长。漫射——非理想界面,可看成许

7、多无规小镜面,向各方向反射。衍射——个别不均匀区域造成的,线度可与光的波长相比拟。散射——大量,无规则排列,不均匀小区域集合造成的,线度可比光的波长小,且小区域间发生不相干叠加。散射类型1、瑞利散射发生于混浊介质中。原因是在混浊介质中包含许多线度比波长更小的、折射率不同的其他物质的微粒2、分子散射发生于表面看来均匀纯净的介质中。即使十分纯净的液体或气体,也能产生比较微弱的散射,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