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

ID:39288628

大小:24.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29

肠道门诊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_第1页
肠道门诊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_第2页
资源描述:

《肠道门诊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肠道门诊管理制度1.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按上经要求,每年自5月1日至10月31日,实行昼夜24小时接诊。2.肠道门诊负责接诊以急性腹泻(病程在一周内)为主的各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慢性腹泻近一周内有急性发作者以及这些病种的复诊者。2.发现副霍乱病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报请院部有关人员电话报告疾控中心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要严防迟报或漏报。3.腹泻病门诊发现肠道传染病,要填写“腹泻病门诊登记薄”和传染病报告卡,并按传染病报告要求进行网络报告。4.对霍乱的疑似病例,及时取样、送检,严格观察,严格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5.发现可疑

2、或已确定菌株,应立即通知门诊医师,对病人留验观察,并派专人携带菌种送疾控中心进行鉴定。化验后的样品要消毒处理。6.诊室内根据条件适当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门口必须设置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7.医务人员进、出腹泻病门诊时,必须穿、脱隔离衣、鞋、帽、并固定地点放置。隔离衣每周更换1—2次,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8.对肠道门诊留观病人,严格按传染病管理规定,严格管理,隔离治疗,作好疫情报告。9.对留观病员,应作好全面检查,及时下达医嘱写好病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作出正确诊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10.严格执行传染病各项规章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1)处理完病人,

3、先用消毒剂浸泡手,再用肥皂洗,最后用流水冲净;(2)病人的病历、化验单、票证及收回的药瓶、用物等,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再行保存和应用。(3)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处理后再行倾倒。(4)凡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污染物品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处理。(5)病人出院后,床单及所有用品,均需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工作台、操作台等定期消毒,每月作空气培养。11.利用卫生宣传栏和卫生宣传资料,向就诊病员介绍腹泻病的防治常识。肠道病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肠道门诊诊室和治疗室应相对固定医护人员。(二)工作人员应戴工作帽、穿隔离衣和工作鞋,检查、治疗、护理时

4、应戴口罩。(三)检查每个患者后用快速手消毒剂搓擦消毒双手或置于125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泡手2min。泡手的消毒液及擦手的毛巾更日更换。(四)室内桌、椅、门把手用300mg~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用过的器械置于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灭菌。每日下班前地面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拖擦。(五)检查可疑霍乱患者后,应立即更换隔离衣和床单。被污染的物品置于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h。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可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2h后倒入下水道。便器、痰盂等用500mg/L

5、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2h。(六)肠道门诊产出垃圾一律按感染性医院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塑料袋焚烧。(七)凡留观的肠道传染病患者转诊后要做好终末消毒处理。诊室用三氧机或紫外线灯消毒1h,布类和器械就地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送衣房处理。(八)病历、化验单等纸张应高强度紫外线照射或臭氧消毒后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