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

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

ID:3929832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_第1页
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_第2页
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_第3页
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_第4页
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_第5页
资源描述:

《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张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元阳县攀枝花乡碧播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碧播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张萍(2011年5月30日)2011年,我从省社科联到元阳县攀枝花乡碧播村委会任新农村指导员。经过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碧播村地处攀枝花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32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便。东邻阿勐控村,南邻俄扎乡,西邻沙拉托乡,北邻牛角寨乡。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568户,2446人。全村国土面积17.92平方公里,海拔1470米,年平均气温38℃,年降水量1320毫米,适合种植包谷、稻谷、木薯、花生、黄豆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084亩,其中水田1028亩,旱地2056亩,人均耕地1.

2、29亩,林地16234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五通,全村有471户通自来水,有257户饮用井水,有9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没有-7-村集体收入,支出多,村委会办公经费困难,是一个贫困村。该村世居哈尼族、彝族,两个民族团结、互助、友爱,他们勤劳、善良,共同建设家园,创造出了美丽的神话。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浓厚,各种节日丰富多彩,共同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其中以祭龙和民间舞蹈著称。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7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3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无

3、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308平方米,拥有教师6人,距离乡中学32公里。该村有一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1名(预备党员3名),其中:男党员67名,女党员14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党员有81名;哈尼族党员有29名,彝族党员有52名;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党员有17名,60岁及以上的党员有17名。党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上半年共发展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二、存在的问题-7-(一)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省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村民组织对目标不明

4、确,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二)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一是存在着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调研发现,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却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三)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传统分散、小规模的粗放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

5、根本改变,农业效益低下,无市场竞争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7-(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无集体收入,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硬化、美化、净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农田水利建设很难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

6、从心。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有待加强。三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程度非常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发展的建议(一)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着力转移农民。通过加强对农民培训,提高就业技能,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农民的有效转移,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同时,积极发展来料加工,鼓励劳务输出。-7-(二)做大规模特色,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根据市场要求,积极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7、,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完善特色农业以奖代补办法,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的稻谷、玉米、黄豆、木薯、养猪等优势产业,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包装,培育一批品牌。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三)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农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科研机构+企业+基地”的推广模式,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并创造条件建立研发中心。(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重点是集镇建设;做好人畜饮水工程、水利电力设施、公路维修和通信基站建设。-7-(五)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8、。全面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