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39301692

大小:1.1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30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知识研读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1)旧中国①衣:“洋布”“”进入城市百姓生活,、旗袍与传统服饰并行。②食: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面包房、咖啡店。成为有钱人的时尚。③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或中西合璧的豪宅。洋装西服吃西餐洋房西餐馆知识研读知识梳

2、理(2)新中国①新中国成立后: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拥挤、物资匮乏。②改革开放以来a.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b.食: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c.住: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多样化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知识研读知识梳理(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②随后,近代传入中国。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筑路技术知识研读知识梳理(3)水运轮船招商局时间成就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________洋务运动时洋务派创办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________20世纪90年代后轮

3、船运输业开始____轮船公司较快发展萎缩轮船招商局知识研读知识梳理(4)航空时间成就1909年制成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业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至天津航线开通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世界________冯如北京民航大国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丹麦电报机房有线电报无线电台2.通讯工具的变迁(1)变迁①电报a.19世纪70年代,电报公司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b.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线。c.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设立无线电报局。知识研读知识梳理②电话a.1875年,开通第一部电话。b.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

4、初,清政府在开办第一个电话局。c.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d.到2003年末,中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2)作用①使变得快捷和简便。②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和生活方式。上海招商局上海南京第一位信息的传递思想观念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时间成就1833年《》是中国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有《》和《万国公报》等19世纪70年代起报刊越来越多,呈现繁荣景象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中国丛报知识研读知识梳理时间成就20世纪前期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新华日

5、报》《解放日报》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改革开放后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创办起来红色中华红旗光明日报党报党刊知识研读知识梳理2.影视事业(1)电影①,传到中国。②1905年,《》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③20世纪后,发展迅速。④20世纪中期后,走向辉煌。19世纪末定军山20年代80年代知识研读知识梳理(2)电视①1958年,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③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北京普及知识研读知识梳理60年代末个人电脑1994图像三维动态高度互动3.互联

6、网的兴起(1)诞生:20世纪。(2)发展:90年代随着的普及而风靡全球,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3)特点①集文字、、声音于一体,能模拟效果,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②可以、双向传受。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与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考点整合知识研读考点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原因(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文明的窗口,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2)政府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

7、革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如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考点整合知识研读(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主张得到进一步实施。考点整合知识研读2.特点(1)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随着中国民主化的发展而不断加深。(3)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4

8、)既有相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