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ID:39303794

大小:345.8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30

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第1页
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第2页
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第3页
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第4页
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4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CSMA/CD方法CSMA/CD是英文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的缩写,意为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它是网络中各结点在竞争基础上访问传输介质的随机方法,是一种分布式控制技术。控制原则是各结点抢占传输介质,即彼此之间采用竞争方法取得发送信息的权利。1.载波侦听多路访问2.冲突检测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是目前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局域网技术。CSMA/CD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附接总

2、线的各个结点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总线的使用权。只有获得使用权的结点才可以向总线发送信息帧,该信息帧将被附接总线的所有结点感知。载波侦听:发送结点在发送信息帧之前,必须侦听媒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多路访问:具有两种含义,既表示多个结点可以同时访问媒体,也表示一个结点发送的信息帧可以被多个结点所接收。冲突检测:发送结点在发出信息帧的同时,还必须监听媒体,判断是否发生冲突(同一时刻,有无其他结点也在发送信息帧)。1)、以太网的数据发送以太网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先

3、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16个字。图2.12是以太网节点的发送流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在CSMA/CD方式中,发送站检测通信信道中的载波信号,如果检测到载波信号,说明没有其他站在发送数据,或者说信道上没有数据,该站可以发送。否则,说明信道上有数据,等待一定时间后再次试探,直到能够发送数据为止。当信号在电缆中传送时,每个站都能检测到。所有的站均检查数据帧中的地址字段,并依此判断是接收该帧还是忽略该帧。由于数据在网中的传输需要时间,某些位置靠后的站就监听不到任何消息,而此时信

4、道中又确实有信号传送,因此就会发生冲突。这时就用到了冲突检测,每个发送站同时监听自己的信号,如果该信号出现错误,发送站再发送一个干扰信息加强冲突。任何站听到干扰信号后,均停止一段时间再去试探。这一时间由网卡中的算法来决定。2)、以太网的接收在接收过程中,以太网中的各节点同样需要监测信道的状态。如果发现信号畸变,说明信道中有两个或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有冲突发生,这时必须停止接收,并将接收到数据丢弃,如果在整个接收过程中没有发生冲突,接收节点在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后可对数据进行接收处理。3)、MAC地址连入网

5、络的每台计算机或终端都有一个惟一的物理地址,这个物理地址存储在网络接口卡(networkinterfacecard,NIC)中,通常被称为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ediaaccesscontroladdress),或者就简单地称为MAC地址。在网络中,网络接口卡将设备连接到传输介质中,每个网络接口卡都有一个惟一的MAC地址,它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当源主机向网络发送数据时,它带有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当以太网中的节点正确收到该数据后,它们检查数据中包含的目的主机MAC地址是否与自己网卡上的MAC地址

6、相符。如果不符,网卡就忽略该数据。如果相符,网卡就拷贝该数据,并将该数据送往数据链路层作进一步处理。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为48b。为了方便起见,通常使用16进制数书写(例如:52-54-ab-31-ac-c6)。为了保证MAC地址的惟一性,世界上有一个专门的组织负责为网卡的生产厂家分配MAC地址。(2)令牌访问控制法4.5局域网常用协议(1)NetBEUI协议(2)IPX/SPX及其兼容协议(3)TCP/IP协议TCP/IP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通信协议,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通用协议。TCP/IP协议具有

7、很强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几乎可连接所有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为连接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了一种通信手段,其目的是使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进行通信。4.6最新局域网技术1、高速环形网络——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distributeddatainterface,FDDI)采用光纤作为其传输介质,网络的传输速率可达100Mb/s。FDDI采用环型拓扑结构,使用令牌作为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因比,FDDI是一种令牌环网。2、高

8、速以太网1).百兆以太网2).千兆以太网3).万兆以太网3、ATM技术4、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5、无线局域网技术1).无线局域网概述2).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3).无线局域网采用的协议标准4.7网络操作系统1、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2、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网络操作系统,目前较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包括UNIX、Netware、Windows2000Server、Windows2000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