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安城市建设

论平安城市建设

ID:39307861

大小:42.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30

论平安城市建设_第1页
论平安城市建设_第2页
论平安城市建设_第3页
论平安城市建设_第4页
论平安城市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平安城市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平安城市建设摘要:平安建设的理念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更高层次的努力方向。平安建设反映了社会公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平安建设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平安建设的重点包括:在社会公众中确立和普及平安建设的文化和理念;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平安建设的领导;抓薄弱环节;对城市的重点单位、重要基础设施和目标加强保护;重视应对各种危机;加强社会管理,重视社会风险的评估。在创建平安活动的实践中,应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与市场相互补充的优势

2、,形成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组织运用社会资本,以便形成有效的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网络。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提出了建设平安中国、平安城市、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单位、平安乡镇、平安办公室等各种目标。北京围绕2008年奥运会曾提出平安奥运的口号。一些社会组织还开展了平安城市的评选活动。平安建设从舆论宣传到理论探讨,从实际工作部门的具体措施到社会的积极参与,正在逐步深入人心,集小平安为大平安的理念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更高层次的努力方向。    一、平安建设

3、的内涵    平安的本意是没有危险、没有事故;平安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安全。社会公众的安全感越高,说明平安建设越有成效。因此,平安建设反映了社会公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这种需求会越加旺盛,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把安全描述为市民社会的最高社会概念的原因。既然平安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安全,就需了解安全的概念。理论上所说的安全是一种状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客观上没有现实危险因素的威胁;另一方面指主观上没有恐惧,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安全本身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免除威胁的状态,也是一种主观认知

4、的范畴,处于同一客观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群体或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安全会有不同的认知。从安全的基本含义可知,凡是在主观与客观方面存在威胁安全的因素及其消除的方法、途径与措施,都是平安建设的内容。换句话说,客观方面存在的威胁因素和主观方面感受到的威胁因素,不仅仅是违法犯罪方面的因素,意外发生的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骚乱与社会冲突、失序行为等都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重要方面,都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与消除其危害也是平安建设的重要方面。认为平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违法犯罪的威胁的认识是不准确

5、、不全面的。    平安建设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联系也有区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虽然也强调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之下进行,但一般进行防控的力量是指公安机关能够掌握控制的公共与社会资源,防控的内容是对违法犯罪行为与失序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强调动态性、时效性,防控的范围、空间领域与公安机关的职责紧密联系;而平安建设的范围更广泛,要求参与的主体更多,目标也更高,更能够反映社会管理的本质特征。防控体系建设仅是平安建设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平安建设,但不可代替平安建设。    

6、平安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有区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虽然也强调社会参与和多种手段(打击、防范、管理、教育、改造与建设)并用,但治理的对象主要是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或主要是违法犯罪因素。这些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是威胁社会公众安全的因素,但威胁安全的因素绝不仅仅限于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参与主体更多的是指具有行政与司法职能的国家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而平安建设的参与主体还包括行政与司法部门之外的社会组织、市场化的力量,甚至城市中单位与社区的自治力量。    二、提出平安建设的

7、国内背景    从国内的背景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贫富差距加大,违法犯罪数量上升,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相互交织,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社会保障机制尽不完善,刑事犯罪数量上升,暴力犯罪突出,社会冲突不断发生。这种复杂、多样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影响安全与稳定的因素表现出叠加效应和连带效应;在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财富积累,导致对安全有更高的标准和更多的要求,而

8、且由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安全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党和政府提出平安建设的目标,正是把握社会发展大局、回应社会新的需求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如果不能充分认识风险社会的形态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就不可能把握公共安全的发展趋势,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预警与预防,进而提高社会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有效地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意义上说,“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    三、城市平安建设与公安工作    公安工作与平安建设有密切的联系,是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