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月意象

诗词中的月意象

ID:39308862

大小:23.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30

诗词中的月意象_第1页
诗词中的月意象_第2页
诗词中的月意象_第3页
诗词中的月意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词中的月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南阳市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语文班诗词中的“月”意象姓名:学校:南阳工业学校诗词中的“月”意象薛芳南阳工业学校诗词中咏“月”的佳句顺手拈来,细细品味起来,作者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失意人眼中的“冷月”,正气者心中的“日月”,别离者泪中的“残月”,欢娱者笑中的“明月”。诗言志也,纵然王国维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但诗词中的万物终究是诗人眼里的,因而无不皆着我色,蒙着感情的面纱,这也使得月又由物质的而幻化为精神的,成为人感情的寄寓者。1.良辰美景的象征   月以其轻

2、柔如纱而编织了一个令人臆想无穷的境界,古人早有“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清丽,“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朦胧,“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变幻。因而以月来代良辰美景,典型而尽意。李白有月必有酒,他想“莫使金樽空对月”,更要“浩歌待明月”,进而能“曲尽已忘情”。苏轼亦言“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更有秦观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但良辰美景终有不知珍惜者,于是就有了李煜的多少恨,恨如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琵琶女的泪水倾诉“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待到“暮去朝来颜色故”时,只能“老大嫁作商人妇”。2.美好高尚的象征   月因其高挂中天,其光或珠黄,或乳白,纯洁动人,于是在

3、痴情者的眼里,她仪态万方、温柔娴静,用来喻人自是别有神韵。“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纯洁、嫩白的美人就似月般楚楚动人的立于眼前。月的高不可攀,光芒万里,不能不让人把日月并提,“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以日月作比把对屈原的赞誉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知君用心如日月,侍夫誓拟同生死”(唐•张籍)同样以日月并提来表示认为对方用意的光明磊落。“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唐·李白)这更是臆定了月的高贵。3.知情可人的象征3在诗人与月共存的时空,月不再是宇宙间一颗行星,只会发出皎洁的光,而是成了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可人。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

4、无语助兴,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痴情相伴,有“暮从碧山下,山月照人归”(唐·李白)的知心爱人,更有“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不出”(宋·杨万里)的调皮嬉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中,明月可代人相伴相随;“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吹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温庭筠)里,看似山月无情,但这正是建立在她该是知道心事的基础上才如此言语的。更有直言“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者。唐韦庄词《世冠子》亦是明证: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1.离愁别恨的象征   月圆喻团圆,月缺

5、自然就是离别了。宋苏轼叹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纵有豁达之人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仍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挥之不去,渐远渐浓。能做的只有猛饮烈酒,倒头酣睡,却不免夜来清醒,辗转反侧,孤寂中,看“杨柳岸,晓风残月”,忆“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宋·晏几道),盼何时杯重把,共叙欢娱情。滞留的一方要么“无言独上西楼”,看“月如钩”;要么“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宋·王安石)。更有力劝“明月楼高休独倚”,以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尽管“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却仍是“青鸟不传云中信”,只落

6、得“肠断白萍洲”,愁极恨至。“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2.望远思归的象征   正因月到中秋这个团聚的日子分外明,月必然要担起望远思归的寄托。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千古绝唱写尽了思乡。千里共婵娟时,更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因为在思乡者的眼里,月是故乡明!离家千里,天各一方,共对明月,不是“不知秋思落谁家”,而是“今夜月明人尽望”啊!3.寂寞清愁的象征 3  夜是静寂的,月是冷峻的,那光的亮白在愁人的眼

7、里就是惨白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宋·苏轼)中,那月下的孤坟,在清冷的月光下更让人寒从胆边生,泪静从腮边落。“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浩然)中可静听天籁,“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里月凝哀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是诗人写尽历经沧桑的心寒与孤傲,“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宋·秦观),是词家的迷茫无助。   月,这古今共赏的意象,细究起来意蕴竟如此的丰厚,能理解了它的深层含义,自是对古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读,更是丰富自我情感的过程。古今思想的打通,让我们不会寂寞于自我的心灵,多层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