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后的感想

读《大学》后的感想

ID:39309741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30

读《大学》后的感想_第1页
读《大学》后的感想_第2页
读《大学》后的感想_第3页
读《大学》后的感想_第4页
读《大学》后的感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大学》后的感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大学》后的感想修行,就是要修正我们自己的心,应该是在一种心性的锻炼,要修正自己的习性,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大学》第一章: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且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行: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来自内心原子弹最初存在于科学家的脑海里。首先是有人想到要制造一个大爆竹,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关键是要

2、把它搞响、搞爆。将来人类也会找到克制原子弹的方法,能够压制原子弹的力量。科技不能到达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物质不能介入的领域,精神可以介入。每个人生下来,思想都是空白,对世界一无所知,完全由感觉支配行为。饿了就要吃,膀胱饱满就要尿,消化完成就要拉,不分场合,不分时段,和其它动物是一样(实际上人也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由外界输入人类的思想,学习人类的行为。对未知东西的好奇,是学习的最原始动力。好奇心也是欲望的一种,想了解未知的世界,就是欲望。什么都不想,连思想都没有,就没有欲望。石头、泥土没有欲望。当然,我不是石头、泥土,我不知道它们到底有没有欲望,这纯粹只是我的猜

3、测。好奇心是推动这个世界的原始力量。好奇心的近义词是兴趣。因为好奇,才会去学习,才会去了解这个世界。最伟大的精神领袖、最伟大的科学家、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的原动力,无不起源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各行各业最顶尖的人物,最初都是因为他对这个行业的好奇,想去了解这个行业,经过不断的深入了解,越了解越想了解,自然就会成为业内的话语权威。千万不要压制自己的好奇心,更不要压制孩子的好奇心。认识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和感觉,就是格物。石头、大米、树木、房子、花草、吃饭、睡觉、生气、高兴、疼痛、兴奋。。。在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自成一套理论和观念,这就是性格。三

4、岁的时候基本上就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这一定,就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三岁定终生。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认识世界万物,心里面装了千千万万种物质和感觉。好奇心又会驱使着人类对这些事情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尽可能深入的了解。男人看到漂亮的女人,好奇心会驱使着他想看看她裙子里面的秘密,她内心世界的想法。人是由什么组成的,地球是怎么形成的,鸟类怎么可以飞翔?对这些问题的追本溯源,了解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的规律,就是致知。各种研究、各种思考,都是为了致知。古人把世界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叫做道。认识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叫做知道。对世界知道的多少,决定个人成就的大小。进入知道这个阶段,基本上只能走出三种人:第

5、一种人: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理论高深得不得了。这种人就是知道先生,现代的说法叫理论家,嘴巴很厉害。碰到这种人,你还是不要与他争吵为好,他光凭嘴巴就能打死老虎,牙劲厉害得很。第二种人:正面的运用知道的东西,以道德为依归。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善为方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让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第三种人:负面的运用知道的东西,这种人就比较危险。知道人性,就利用别人;知道物性,就利用物质;知道火药,就制造炸弹;知道罂粟,就生产毒品;知道细菌,就制造病毒。这种人除了好事不敢做之外,他什么事都敢做。人的本能都会想做第二种人,但这个世界上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也比较多。如何避免成为

6、空谈者和坏人,首先就要把知道的东西进行重新整合。整合的过程就是:诚意、正心、修身。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很多种,特别是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旁人、书籍、电视、网络、报纸、广播。。。时时在轰炸我们的心。将这些海量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非常必要。就像DNA的排列一样,它可以搭配出天才,也可以组成笨蛋。明确自己的核心思想,所有的思考、理论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有人以道德为核心,就是正面。有人以恶为核心,就是负面。所以,好人坏人从那个核心上就已经决定。这就是思想的DNA。道德经讲:抱一以为天下式。意思就是抱定一个核心的思想,作为自已行走天下的准则,并努力它让成为天下人的准则。但这个思想是要去印证,不能乱抱。人

7、的所有思想最终都将转化成人的行为。诚意,是把自己身心里杂乱无章的思想进行净化,不管做什么事情,起意一定是真诚。我有一个有趣的观察,别人起意好不好,是可以感觉出来的。一般人的气色、眼神、语音、声调、动作,都能够反应人的内心。反之,别人也能感觉自己。所以做人来不得半点假,最后都是假自己。这就是人微妙的地方。为什么有人说要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时时反省自己起意是否良好。动机不纯,事情就很难成功。动机纯净,讲话的底气都足一些。有的人起意就要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