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ID:39311044

大小:259.7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30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_第1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_第2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_第3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_第4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7卷第2期中药研究与信息Vol.7,NO.22005年2月Feb.2005Research&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ummarizing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王承智1,石荣2,吴志宏1,胡筱敏1(1.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2.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摘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应用现状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趋势作了简要阐述。[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中药新药;提取

2、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离技术。虽相对于传统的分离技术起步晚,但是研究发展较快,应用日益广泛。由最初的萃取分离不断向其它诸多领域深入,如分离工程、反应工程、环境工程等。而今已勿庸置疑的成为中药新药研发中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1SFE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1.1 在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研究中的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有效部位相关成果较多,往往提取物本身就是产品(标准提取物),只要达到标准,便可进入市场。表1集中概括了相关实例[1

3、-11]。1.2在中药化学成分(组分)研较,可在简化提取分离工艺的同分(组分)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究中的应用超临界CO萃取时得到一些传统方法得不到的组在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学成分2(SFE-CO)技术进行中草药化学分,而对有效成分的萃取率大大的研究中,进行红豆杉中紫杉烷2成分的研究,与传统溶剂法比高于传统提取法,对中药化学成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传统的植物20/R&IonTCM第7卷第2期中药研究与信息Vol.7,NO.22005年2月Feb.2005Research&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化

4、学分离要得到单体难度大、步联用SFE工艺,分别得到胡萝卜技术能为中草药应用开辟出更为骤繁琐。此过程中,要用多种有素和叶黄素。广阔的新领域。毒有机溶剂。而用SFE-CO2对云南采用国产10L×2SFE-CO装在对几味单方中药SFE技术2红豆杉(Taxusyunnensis)的化学成置及平板超滤器等联合生产工艺研究(包括药效学)的基础上,分进行3h提取所得粗浸膏,只设备,以含量为10%~14%的银杏用SFE技术对结合传统中医理论需进行一次硅胶柱层析就能得到6黄酮粗品为原料,经联合工艺处组成的复方新药研发过程中,个紫杉烷类单体和2个其它单体,理,得

5、到黄酮含量大于30%、内葛发欢等人首次用SFE-CO技术2UV、IR、1H-NMR和13C-NMR、MS酯为6%~8%的产品。经检测,产对中药复方进行研究,并发现等光谱分析和化学鉴定为紫杉醇品各指标均能达到国际质量标在合适的SFE-CO参数条件下,2(taxol),taxuchinA,taxinine准。从银杏中提取银杏黄酮的方按处方比例混合四味中药一起提E,taxinineJ,baccatin,1-法中,单一溶剂法产物有残留,取,四味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均hydroxybaccatin及β-谷甾醇和纯度难以提高,纯化工艺复杂,被提出,有效部位(

6、浸膏)收率硬脂酸-1-甘油酯。成本高;而单一SFE-CO法提取率比单味提取有所增加,复方浸2在姜黄(Curcumalonga)油化低。如联合应用溶剂法和SFE-CO膏收率比单味浸膏收率高。这2学成分的研究中采用SFE-CO2技法,则可避免和克服二者存在的有可能是因为复方提取时,一术,对所得的姜黄油进行GC/MS问题和困难,省时省料,大大降些中药成分的提取由于互溶作分离鉴定,确定了包括姜黄酮在低了生产成本。用,促进其它中药成分的提内的26个成分。从获取蒜油的得率和品质上取。按照此类中药复方的传统在进行中药挥发油或脂肪油讲,SFE-CO法是最有效

7、的,但用药和提取方法,进行了该复2化学成分的研究中,采用SFE-CO就工业化而言,操作技术上有难方的传统提取,发现此复方浸2技术得到总成分后,直接进行GC-点,大蒜头在高压萃取釜中难以膏的收率比SFE高0.34倍,然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即可分实现连续加料,浆状蒜泥粘度而其中有效成分,比SFE低近40析鉴定油中化学成分。采用SFE-大,且蒜头规模化打浆属放热过倍。这说明传统复方提取杂质CO2技术提取黄花蒿、当归等挥发程,蒜素损失严重。臧志清等提多,有效成分少,外观颜色油,能提取分离出水蒸汽蒸馏法出,由溶剂浸出与SFE-CO提纯结差,且批与

8、批间重复性较差,2提取不出的成分。合提取的工艺。先用乙醇浸出,而复方的SFE,有效成分高度浓1.3联用技术的应用 单独采获取大蒜浸出液,再经SFE-CO2连缩,杂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