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

ID:39314134

大小:36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30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_第1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_第2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_第3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_第4页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中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合川项目部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244.00m高程西面边坡临时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批准:审核:初审:编制: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项目部2011年7月25日--13--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合川项目部目录--13--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合川项目部重庆市合川区北城沙坪路二期拆迁安置还房244.00m高程西面(位于4#楼的西面)边坡临时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根据2011/06/03确定的4#~13#楼总体规划平面图及《4#~7#楼土方平基图》,我司在组织土方平基完成后,在244.00m高程部位(位于4

2、#楼西面)西面就存在边坡支护事宜。从现场已经爆破的岩层情况可知,在247.00~258.00m高程范围内为中风化砂岩,不易风化。在244.00~247.00m高程范围内为中风化泥质砂岩,较易风化。整体岩层的裂隙化育呈88º~90º,为了防止边坡的土石坠落伤人及施工环境条件满足要求,现特对该边坡进行临时支护处理,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地点该边坡位于4#楼的西面,5#楼的西北面,10#楼的西南面。二、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重庆市合川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海建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8~13#楼)地勘单位重庆市地科工程勘察设计院(8~13#楼

3、)造价咨询重庆中天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三、基坑与周边的相邻定位关系考虑基坑与周边的相邻关系,具体关系详见关系定位平面图。地下室外墙定位轴线距离一期地下室结构边只有1918㎜,距离4#楼的7#桩(自编号)为1128㎜,东南角的地下室外墙轴线距离围墙(市政人行道外侧)为2790㎜,距离搅拌站的东北角为6440㎜。考虑地下室外墙施工工作面宽度(可操作性)1500㎜,故从地下室外墙轴线向外扩展1500㎜定位边坡底定位线。四、设计概况8#~13#楼地下室为两层,负二层底板的建筑完成面高程为226.80m,与一期相交部位有一夹层

4、,相当于地下室三层,该部位的底板完成面高程为225.60m。8#、9#、10#、11#楼的电梯井底坑高程为--13--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合川项目部225.00m。开挖挖成后,基坑顶与基坑底的高差在7.22~10.7m范围内,全部为土质边坡,若直立开挖成坡,边坡将产生滑动,边坡处于不稳定。由于场地回填土厚度约20m,且回填时间仅1年左右,回填土土质较疏松。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大放坡开挖,不能满足大放坡开挖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小放坡+垂直支护结构形式处理,确保对周边建筑、市政设施的影响减小至最小。根据2011年7月21日会议纪要精神,为确保基坑安全,经过多方比选,本工程基

5、坑支护拟采用大放坡及拉森钢板桩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序号规范标准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_T111-98)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1《工程测量规范》FB500

6、26-2007序号其他文件18~11#楼的地勘报告2《施工合同》文件3《8#~13#楼桩基础施工图》第二章工程地质概况一、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3℃;夏季日极端最高气温44.2℃(2006年8月23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3.1℃(1975年12月15日);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28.5℃;最低是1月,平均气温7.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区内大气降水形式以降雨为主,偶见冰雹及降雪,多年平均降雨量1107.1mm。雨量集中分布在5~10月,降雨量为873.4mm--13--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合川项目部,占全年降雨量的75%

7、;又以7~8月最为集中,日降雨量普遍大于50mm,最大时降雨量63.5mm,最大日降雨量203.6mm。占雨季的55%;大雨、暴雨多出现在7~8月。一、地形地貌勘察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原始地形为一小山沟,被施工弃土堆填。勘察区内地势较陡,地形坡角多在10~35°,最高点在勘察区西部山丘坡顶,高程269.30m,最低处位于东部进场公路,高程234.22m,勘察区最大地形高差35.08m。地形地貌较复杂。二、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合川向斜北西翼,岩层单斜产出,勘察区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