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

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

ID:39314630

大小:1.61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6-30

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_第1页
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_第2页
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_第3页
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_第4页
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冯安均--院前急救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凉山州院前急救建设与质量控制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院前急救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广州模式,由市急救指挥中心负责,以若干个医院急诊科成立一区域中心,实行分区域分科负责急救工作的模式。该市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于1990年,以120为统一急救电话,全市划分为25个片,指挥中心与各片医院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但负责进行调度指挥,并负责与其他系统如公安、消防等的联络协作,以应付重大突发事件,负责急救情报收集研究,负责群众性急救知识培养。二是重庆模式,依托医院的一种模式,市救护中心站1987年与市四院合并成市医疗急救中心,这种模式占我国大多数,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中心医院一般都兼急

2、救中心。三是上海模式,由医疗急救中心站及其所属分站与市内一些医院紧密协助的模式,即分站设在区、县中心医院,通过中心站调度后由分站派车到现场急救,将病人送到分站所在医院或到病人特约劳保医院继续救护。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现状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是按照国家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建立并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的凉山州卫生局下属法人机构,核定事业编制25名。下设指挥调度科、院前急救科、培训教育科、信息统计科、办公室等四科一室。主要负责全州的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和急救人员培训工作。全州院前急救电话统一为“120”并由州紧急救援中心专用。经凉山州卫生

3、局批准,目前已有31家具备院前急救能力的州、县(市)医疗机构加入了全州院前急救网络并由州紧急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紧急救援机构覆盖全州17个县(市)。中心办公楼经济适用房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现状工作思路:以全州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为中心,提高全州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为目标。统筹“120”指挥调度,加强医疗急救技能培训和卫生信息统计,积极开展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医疗急救工作,全面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医疗急救体系。工作理念:统一指挥,依托医院,专科出诊。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现状发展目标:构建一个适合州情、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紧急医疗救援服

4、务体系。能够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日常医疗急救服务需求,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现状指挥体系建设:按照“一级指挥,四级救援”原则,逐步形成以急救中心为核心、急救分中心为枢纽、急救站、急救点和网络医院为网底的急救服务网络体系。为有效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根据州行政区域划分,在各县(市)设立急救分中心(可挂靠当地县级综合医院设置),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选择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规模较大,具有急救能力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急救站,村卫生室建立急救点。科学定点,合理布局

5、,减少开支。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现状救治网络建设:在加强、完善现有31家紧急救援网络医疗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将具备条件的公立、民营等医疗机构,以及驻州部队医院逐步纳入急救网络,网络医院内应形成急诊小区,开通绿色通道,突出专科特色,三级医院应为急救网络的主体,指导并直接参与下一级网络医院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组建急救分中心、急救站和急救点,急救分中心可挂靠当地县(市)级综合性医院设置,急救分站应设在中心乡镇卫生院,急救点应设在村卫生室,配置相应的急救所需的装备器械,形成州、县、乡、村四通的紧急救援网络。目前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行业层面上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的规

6、范和标准。◆“120”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受理、现场抢救、转运途中救治、监护等记录及保管工作仅停留在语言及文字记录、保管的方式;无行业标准统一的院前电子病历。◆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工作之间的联系衔接和合作配合信息化程度不足。◆医院急诊科范围内被动等候病人的局面依然存在◆院前急救医事纠纷上升◆院前急救现场缺乏远程支持的现状◆对于重大灾害事故,缺乏伤病员身份、医疗信息溯源的管理。◆特殊、大型灾害事故事实上已将上级管理决策拒之于现场之外目前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挥中心不能及时准确掌握下属医疗机构的转运能力、护理能力、急救能力和预防设施,更不能及时地进行专业医师、特殊

7、诊疗设备、特定救治药品等各种资源调度和准确投送。◆“120”救护车急救数据孤立、通信传输方式落后、简易的人车调度模式导致医院与急救现场信息链条不完整,医疗救治信息不完整,患者的接收和处置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卫生行政部门缺乏有效渠道了解现场医疗资源情况;伤病员流转无法监控,全部靠人工事后统计;现场通讯仅停留在语音系统;后续医疗资源无法有效组织。如何解决?①要满足最短的反应时间,即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到合适医院,就是要考虑到交通道路、急救半径、医务人员配备、快速行动等问题;②要保证最佳的院前救护,主要是随车医务人员的专业性质和技术水平程度;③要结合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