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

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

ID:39320884

大小:339.8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6-30

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_第1页
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_第2页
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_第3页
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_第4页
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审题及答题指导20084中学生大阅读存在的问题1、审题意识薄弱,不能准确全面理解题干要求,答非所问,不能得分。2、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按题目要求整合答案,辞不达意。了解不同题型的不同审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审题提示:1、站在作者角度解读文章2、站在命题人的角度阅读题目3、站在阅卷人的角度回答问题4、了解不同题型的不同答题方法。一、站在作者角度解读文章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个性”的文学。散文中的“我”,是真实而独立的写作的主体.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表现得具体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读这样的作品,首先要把握“我

2、”,要看透材料后的主观色彩,回答问题时尽量与“我”挂钩。关注作品中的“自我”整体感知文章A、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1、内容标题2、线索标题C、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1、抓住关键句分析:抒情句和议论句,突出表现作者观点、情感的语句,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承上启下句,前后呼应句.运用比喻等修辞的句子.2、概括中心时要分析积极意义。B、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二、站在命题人的角度阅读题目①抓显性信息,紧扣题目要求答题②看隐性信息,注意题目设定的答题角度③找答题台阶,利用试题流露的有利信息从傅聪身上,我

3、们看到傅雷的教育有哪些成功之处?分条作答。答题核心答题切入点(角度),隐性信息答题方式隐性提示:分点回答转换式概括+筛选式概括(07海淀二模《钢琴家的脚》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把西藏比作“灵魂的故乡”。(6分)参考答案:1、西藏是一个能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地方;2、西藏让人淡漠生存以外的欲望,使人的心灵变得单纯宁静;3、西藏成为人抵御城市中伤的精神力量。显性信息:灵魂的故乡;隐性信息:西藏(答题切入角度)(08海淀一模《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作者为什么会对那些朝圣的人们充满敬意和感动?显性信息:充满“敬意和感动”隐性信息:“朝圣的人们”为答题切入角度。(08

4、海淀一模《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参考答案】:①他们有顽强的生命力(D3)②他们有执著的追求(D4)③他们没有俗利和杂念(D5)④他们有坚定的信仰(D5)④他们有坚定的信仰遗憾答案:这个时候就会感到自己的俗处,只能从人的生存本能夫考虑,没有一种能与这自然对应的坚定信仰遗憾之处:答题角度不对。【特别提示】:作答此题均应从朝圣者角度切入。三、站在阅卷人的角度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我越来越失去黑夜"?(4分)(08海淀期中《夜·历史一种》)参考答案:现在的夜晚被灯光照耀着,失去了神秘(失去客观的夜,2分);现代文明使人们觉得失去了自我的空间及心灵的自由(失去心中的夜

5、,2分)。遗憾答案:因为社会进步了,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灯光,照亮了所有,不给人留下一丝黑暗,原先作者喜爱的那种无言、单纯、透明的夜不复存在了。(2分)四、了解不同题型的不同答题方法。品味词语的内涵(08现代文阅读第一轮复习《在天地苍茫一根骨》)“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4分)参考答案:提升精神(筛选式概括):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一根骨头(转换式概括):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朝阳一模·《汉水涅槃》)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的“最大的、也是最美丽的象形文字——‘人’”指的

6、是什么?请具体说明。【参考答案】“人”字指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汉水的整体形状:从源头流向长江形成“人”字一撇,从丹江口水库流向北京天津形成“人”字一捺。思考和总结:这种题型目的是检验学生信息筛选的能力,这种命题方式完全吻合历年来以检测整合能力为主的考查。而这正是建立在信息的能力基础上的感悟能力的展现。回答这种题,一定要对文中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信息的筛选包括筛选式概括和转换式概括。品味词语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命题,目的是检验学生语言鉴赏的能力,也就是艺术分析能力。近年来这种题目呈增加趋势。但这并没有与过去以信息筛选整合能力为主的考查脱节,因为从上面的解题过程中,我

7、们发现艺术鉴赏能力离不开信息的筛选,首先是上下文的信息,其次是文章中心主旨的把握。这种题一般都在诗词鉴赏中出现。答题方法见《诗词鉴赏的几种模式》。分析作用、效果(好处)(题目、语句、内容)“作用题”的设题角度及其范围1、标题的效果2、首段的作用,中间段的作用,末段的作用,3、第二人称的作用,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4、修辞的作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5、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6、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7、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8、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提示:这种解答“作用、好处、效果”的题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做答。其一是形式,结构作用,技巧效果,语言

8、魅力等方面。即包括结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