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事故分析

风电事故分析

ID:39324415

大小:2.44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30

风电事故分析_第1页
风电事故分析_第2页
风电事故分析_第3页
风电事故分析_第4页
风电事故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电事故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风机失效分析技术报告一、概述xx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NordexN43型风机是由国外进口的风力发电机,其3片风叶组的直径为43米,满负荷时的风轮转速为27.2rpm。齿轮箱由德国制造,输出转速为转速1500rpm。发电机的功率为600kw。机组2000年投产,累计运行时间为20000余小时。图1为风机系统工作简图。图1:风机系统工作简图风机系统主要由风轮、传动轴、齿轮箱、刹车盘、发电机等组成,齿轮箱其一端与风轮低速轴相接,另一端通过联轴节与发电机转子相连。工作时,首先由风轮旋转带动低

2、速轴转动,齿轮箱将风轮的较低转速放大到1500rpm左右的高转速,传递给发电机转子,从而使发电机转子转动发电。xx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台编号为B06号的NordexN43风机发生严重故障,齿轮箱低速轴在靠近齿轮箱的变径处发生断裂,齿轮箱移位、齿轮箱地脚螺栓全部断裂。受xx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对NordexN43风机事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断裂性质,查找断裂原因,为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8二、事故现场调查风机损坏情况非常严重。图2为齿轮箱损坏情况图,低速轴在与齿轮箱相连的变径处断裂,轴侧轴承、端盖

3、破碎。各种传感器及连线损坏,内部供油管折断。图2:齿轮箱损坏情况图3为齿轮箱地脚螺栓损坏情况。齿轮箱向左前侧(在风叶侧面向电机)移位,两侧地脚螺栓全部被拉断,其中左侧螺栓被震飞;齿轮箱被向后推移出20厘米左右。另外,发电机地脚螺栓垫片有一定程度的拱起,电机弹性支撑受拉向上变形,右侧较严重,联轴节扭曲。8图3:齿轮箱地脚螺栓损坏情况三、宏观断口分析图4为低速轴断口宏观形貌,断口处于低速轴变径位置的圆弧转角处。图4:低速轴断口宏观形貌8对低速轴断口进行宏观检查,发现宏观断口呈结晶状,具有金属光泽,有明显的结晶颗粒

4、。断口周围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粗糙度较小。断面上未发现较大的缩孔、夹杂等缺陷。根据断口的特征及取向,可将整个断口大致分为的两个区域Ⅰ区和Ⅱ区,Ⅰ区占大部断面圆周,断口有金属光泽,占断口截面的90%,是开裂和扩展区;Ⅱ区位于圆周外围10%区域,有剪切唇,是由于承载不够而快速断裂,属于瞬断区,这部分断口占整个断口的面积较小,断口表面有起伏。断口形貌是断裂过程的记录,形貌的差异反映材料的断裂类型和形成方式不同。同一种材料会因应力、温度、环境等条件的变化,韧性、脆性断裂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断口在断裂前有大量的塑性变

5、形,断口就会呈纤维状,断口颜色为暗黑色。而低速轴断口呈光亮的结晶状,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这说明低速轴断裂前受到极大瞬时扭矩的作用,是在受到较大载荷作用下的瞬间断裂;加之部件尺寸较大,限制了塑性变形区的发展,较低的温度又使材料一定程度上脆化,所以在断裂后的断口上未留下显著的塑性变形痕迹,而呈光亮的结晶状。由于大厚工件受到周围材料的约束,沿厚度方向不能自由变形,相对来说不容易出现屈服,塑性区也就比较小。所以最先开裂的区域一般表现为较光滑的脆断形貌。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应力已大于工件剩余截面的承受能力,形成断裂

6、,此时的断面,表现为粗糙的塑性断面。齿轮箱地脚螺栓断裂面有塑性变形,可断定不是疲劳断裂,而是所受载荷超过材料强度极限,从而导致断裂。四、力学计算系统受力情况如图5所示。系统的主要驱动力来自风机叶轮转动,通过低速轴传向齿轮箱,再经高速轴传到发电机。低速轴由两个主轴承支撑,消除了X向,Y向,Z向移动和X向,Z向转动5个自由度,只剩余Y向绕轴线转动自由度;这也就决定了主轴只能向齿轮箱传递扭矩,不能传递其它力,也就是说,造成损坏的主要原因只能来自风机叶轮传递的巨大扭矩。转子的受力情况。转子在运行中主要承受以下三种应力

7、:81、传递功率产生的扭转应力;2、转子自重产生的交变弯曲应力;3、温度梯度和形变约束产生的热应力。前二者产生高周疲劳,后者产生低周疲劳。4.1扭矩低速轴扭矩:M1=9549N/n1=9549×600/27.2=210640N.m式中:n1为低速轴转速27.2rpm,N为功率600Kw高速轴扭矩:M2=9549N/n2=3820N.m式中:n2为转速1500rpm,N为功率600Kw因M1/M2=n2/n1=55.15,即M1>>M2,所以高速轴扭矩可忽略不计。图5:系统受力图4.2螺栓拉力当齿轮箱内部卡住成

8、一整体时,这时齿轮箱可作为一个刚性部件考虑,满足如下两个关系式:8F1+G=F2M1≈(F1+F2)L/2式中:F1,F2分别为两侧地脚螺栓受力L为两地脚螺栓孔距,取L≈1.5mG为齿轮箱自重因而:F1≈M1/L-G/2=210640/1.5-41000/2=119927NF1侧受拉,F2侧受压,正常工况下,F1应远小于地脚螺栓抗拉力。五、故障原因分析5.1刚体转动微分方程按照刚体动力学的理论,当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