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

ID:39325548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30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_第1页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_第2页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_第3页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周周练十六一、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多填不得分)。(5分)14、(1)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3),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4)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而后作。(《孟子》)(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其为惑也,。(韩愈《师说》)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和一段文,完成15—17题。(8分)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

2、,终归大海作波涛。《庚溪诗话》载:“唐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檗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檗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蘖云:‘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续云:‘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后宣宗竟践位,志先见于此诗矣。”15、这首诗对瀑布作了人格化的描写,能体现这种拟人写法的词语有和等。(2分)16、“联句”是古代作诗的方式之一,即由两人(或多人)共作而成,所表达的意思有所相关。上面这首诗就属于联句。从内容上看,上下两“联”中

3、和的意思是相照应的。(2分)17、《庚溪诗话》中说唐宣宗“志先见于此诗矣”。你读出《瀑布》一诗中包含了他怎样的“志”?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7分)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辞而行。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4、;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急[注]闻之,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急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选自刘向《说苑•立节》)[注]急:即子思。子思,孔子之孙,名急。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 (2)其不知丘亦甚矣( 

5、    )(3)吾假人,遂忘之(     )(4)妄与不如弃物于沟壑(     )19、下面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B、曾子衣弊衣以耕 C、请以此修衣。 D、不忍以身为沟壑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4(1)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孔

6、子认为齐景公“其不知丘亦甚矣”。从上文内容看,齐景公不了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2、上文将孔子、曾子和子思三人的例子放在一起,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阐述。(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3-26题。(12分)养兰说 明•陶望龄①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

7、,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②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③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衒芳以自贵,余固以忧

8、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23、第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溉之如法”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24、从第二段的内容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作者养花失败的原因?( )(2分)A、盲目地相信听说得来的方法。      B、采取了完全错误的养花方式。C、不知道所谓“甘”与“芳”究竟是什么。 D、不懂得“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的道理。25、第三段中说:“予既归,不怿……既而疑……”请用自己的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