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十问十答

高考作文十问十答

ID:39325804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30

高考作文十问十答_第1页
高考作文十问十答_第2页
高考作文十问十答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十问十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作文十问十答一、问:现行的作文评分方法对哪些考生有利或不利?答:现行的作文评分方法对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有利,对写作能力中、下档次的考生很不利。前几年一直采取“四项五等”分项分等的评分方法。四项是内容、语言、结构、书写,五等是好、较好、中、较差、差。哪项有问题扣哪项的分,不容易出现因一两项有较严重的问题而全军覆没的现象。况且是以60分为满分来计分,即使问题较多的作文,分数也不至于“一掉到底”。现行的评分方法是分等不分项,阅卷人凭综合印象给分。写作能力处于中、下档次的考生作文问题较多而且明显,给阅卷人的印象深刻,很可能由于某些关键处的不足而遭到分数“一掉到底”的结局。再者,现行评

2、分方法是分为两大等级的,即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是以50分为满分计分的,和原来以60分为满分相比,得分就低下去了。而这样的考生作文在基础等级中也得不到好分数,更何谈那发展等级的10分呢!这就造成了作文分数的两极分化,高的越高,低的越低,这种加大区分度的评分方法有利于把写作能力强的考生选拔出来,送进大学。但我这里要说的是,写作能力一般或稍差的考生应面对这种现实,刻苦努力,力争考出较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二、问:写作能力中、下档次的考生怎样争取得较高的分数?答:现在距高考不足百日,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技巧上下些功夫,以期得到较高的分数。据称,今年仍考

3、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我以为记叙文很难写好。不管是写自身的经历,还是杜撰一个故事,它总要有一个与题旨相吻合的中心思想,一般说来,这个中心思想要靠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表现,而不能像议论文那样直白地说出来,这是一难。记叙文总得有情节,有细节。情节或新鲜有趣,或起伏曲折;细节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好情节好细节来的,这是二难。有此二难,易出二损:中心思想不明确或与题旨不吻合,有损思想内容;情节离奇或落人俗套,细节粗糙或缺少个性,有损艺术性。这二损都足以使文章遭“画虎类犬”式的灭顶之灾。相比之下,议论文好写一些,

4、因为它要求你明明白白地把观点写出来,只要你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就符合基本要求,保住了基本分。如果再能做到材料丰富、举例恰当、层次清楚,分数还会再高一些。三、问: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怎样争取得高分?答:一般说来,这样的考生无论使用哪种文体来写,水平都比较高。但由于考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如家庭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课外读物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考生有对不同文体的偏好。为了在极其重要的高考中得到高分,考生应当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以便充分展示水平和个性。这些考生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以下四点必不可少,并非要求同时具备,至少应占一点。这四点是:立意新异深刻,材料新颖鲜活

5、,构思新奇别致,语言新巧活泼。四、问:话题作文还需要审题吗?答:需要。虽然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及一般的给材料作文相比,给考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写作空间,但广阔不等于无边。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对考生都提出了范围限制。如果考生不审题或审题不慎,所写内容与规定的范围不符,就只好做跑题论。如1999年的话题范围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偏写成“记忆不能移植”,这就不在范围之内了。如果写成“我反对记忆移植”,那就不仅符合范围要求,而且颇有些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特色了。2000年的话题范围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考生偏写成“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还有的考生写成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说

6、法是丰富多彩的”(父亲、爸爸、爹)。2001年话题范围是“诚信”,有的考生误写成“信任”,在文章中大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信任是最好的尊重”等。审题虽然占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却可保证文章的大方向不出错,还是值得的。五、问:应当怎样理解“文体不限”?答:“文体不限”就是不限制考生使用的文章体裁(有时限制诗歌体裁)。取消文体限制,是对考生在写作形式上的大松绑。但这不意味着考生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而是要求考生一旦选定了什么文体就要写成什么文体。那么,有哪些文体可供考生选择呢?最常见的有议论文,而议论体中又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记叙文,其中包括许多小类,如散文体、自传体、日记

7、体、寓言体、小说体、新闻体等。其他体裁还有书信体、戏剧体等。只要开动脑筋,精心构思,充分利用这些文体来搭建平台,考生一定能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好作品。六、问:时至今日,临近高考,怎样才能积累鲜活生动的作文素材?答:有的考生写文章引经据典,列举事例,多是名人古人,虽然未为不可,但总给人陈旧之感。其实,现实生活何等丰富多彩,而最能及时反映丰富多彩现实生活的就是报刊。在临近高考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考生可利用休息时间亲自动手或发动家长搜集报刊杂志,把报道和评论不同新闻的文章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贴在过期的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