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ID:39333722

大小:24.1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1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_第1页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_第2页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_第3页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_第4页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一、促农增收基本情况  20xx年全市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元,增速9.4%。其中,六枝特区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79元,增速xx.8%;盘州市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4元,增速xx.3%;水城县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6元,增速8.4%;钟山区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899元,增速9.8%。收入及增速基本处在预期范围。  二、促农增收的做法及经验  (一)调结构、促增收。一是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以农业特色产业“3xx5工程”为载体,加快猕猴桃、

2、茶叶、刺梨、核桃等农业特色产业的推进力度,全市累计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x5工程”320.75万亩。二是提升产业集约程度。建成连片种植千亩以上基地282个,其中万亩以上标准化基地xx个,“百里猕猴桃长廊”、“百里刺梨基地”、“盘州市两高沿线万亩刺梨基地”、“六枝落别-木岗万亩茶叶基地”等适度规模特色产业基地相继建成。形成了以水城县米箩万亩红心猕猴桃基地为代表的全省最大猕猴桃基地、以盘州市盘关万亩刺梨基地为代表的全省最大刺梨基地。三是筑牢产品质量安全。全市共有xx4家企业、合作社获得“三品一标”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证书241个,

3、农特产品地理标志xx个,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xx5.26万亩。启动了国内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省质监局将我市列为20xx年有机产品认证重点推进区域,已将水城县列为20xx年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  个人简历(二)建园区、促增收。一是园区建设量和质双提升。全市的农业园区进入了加速发展、转型发展、引领发展新阶段,已被打造成特色产业的聚集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强农惠农的示范区、美丽乡村的升级区。园区数量发展到35个,其中省级园区29个,省级重点园区xx个。以省级农业园区为基础,成功将xx市申报为第七批国家农业

4、科技园区。20xx年已完成投资xx0亿元,累计建成猕猴桃、茶叶、核桃、刺梨、软籽石榴等特色产业基地xx0万亩;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8个,签约资金xx0.48亿元,到位资金19.89亿元。二是园区引领三产融合显成效。猕猴桃、刺梨等特色产业“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水城县猕猴桃园区的倮么村、盘州市娘娘山园区的舍烹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建成吞吐量1.5万吨的气调保鲜库一座、可为4.5万吨猕猴桃冷藏保鲜,已基本建成猕猴桃酒加工项目一期工程,20xx年即可实现年产5000吨猕猴桃酒的生产目标;“天刺力”集团的规

5、模、加工工艺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成了以“中国网络菜市场”、盘州市西部电子商务、六枝郎岱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村电商xx7家。农旅融合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凉都国学馆、养生谷、农耕文化园等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盘州市娘娘山园区,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总结盘州市“哒啦仙谷”园区、盘州市娘娘山园区、水城县猕猴桃园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功打造了175个农旅产一体化的旅游村寨。  (三)推改革、促增收。一是深化农村“三变”改革。通过股权纽带和打造猕猴桃、刺梨等高效产业平台,盘活农村存量资源。两年来共整合xx1.

6、6万亩承包地、52.49万亩集体土地和58.6亿元各类资金,培育产业平台852个,39.05万农户入股经营主体,入股受益农民达xx9.03万人。二是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共培训人员3043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7.xx万份;共有80个乡(镇、办、社区)、9xx个村(居)正在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已完成实测面积和内业数据处理494.46万亩,占国土二调耕地面积的xx6.96%。三是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开展了“3xx5工程”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改革、农村土地

7、流转改革、创新农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三变促三农同步奔小康改革等6个农业农村改革专题正逐步向纵深推进。  (四)育主体、促增收。一是做大总量。截止目前,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xx6家,其中省级44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xx0家。二是提高质量。推进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银湖种养殖合作社、农熠公司、鸿源公司、润永恒公司、天宝公司等经营主体,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网站已成为推进全市园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三是转变意识。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等工作为切入点,制定了《xx市新型职业农

8、民培育扶持办法(试行)》、《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和返乡务工人员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引导,农民的种植习惯已由传统谷物向高附加值的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经营理念由小农意识向商品经济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五)强配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