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李超

秋兴八首其一李超

ID:39339075

大小:1.74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7-01

秋兴八首其一李超_第1页
秋兴八首其一李超_第2页
秋兴八首其一李超_第3页
秋兴八首其一李超_第4页
秋兴八首其一李超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兴八首其一李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兴八首》(其一)主讲人:李超12文秘学号:121010227【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板书:《秋兴八首》(其一)杜甫一、背景介绍二、课文分析三、艺术特色分析四、小结五、作业布置一、背景介绍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

2、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二、赏析课文《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问题: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阴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

3、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尾联在一阵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三、艺术特色问题一: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

4、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

5、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问题二:语言特色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

6、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四、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

7、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五、课后作业:1、背诵全诗2、完成练习册习题3、写一篇课堂随想录,关于本节课的内容,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