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ID:39342931

大小:4.49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7-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_第1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_第2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_第3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_第4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轮复习系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第二讲地图等高线地形图概念高度的计算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运用知识结构判读综合绘制原理(1)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2)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地形类型(3)根据疏密程度判读坡度的陡缓(4)根据等高线判读高度(绝对和相对高度)和气温(5)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6)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口诀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选点(1)、水库坝址(2)、港口(3)、海滨浴场(4)、疗养院(5)、气象哨(6)、航空港2、选线(1)、铁路公路线(2)、引水路线3、选面(1)、农业布局(2)、工业区(3)、居

2、民区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山高度的计算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一、等高线概念二、等高线绘制地图的原理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大圈在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

3、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会出现重合,这说明该处是陡崖。(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距相同时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7)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8)示坡线表示坡度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山顶周围的山坡、盆地周围的山坡、火山山坡。(9

4、)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10)特殊的或不规则的等高线地图,往往是火山、沙丘、或者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梯田、大坝等。①特殊的或规则的等高线地图:往往是火山、沙丘;或者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梯田、大坝等。等高线的其它知识点:沙丘火山口梯田606161626263米山体的不同部位山顶山脊缓坡陡坡鞍部山谷(1)、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闭合曲线,内高外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三、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中间低于两侧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

5、区域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1)、山体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表示方式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高线特征高度地表起伏程度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较高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相对高度)不高于500米200米-500米低,0米-200米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和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2)、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几条特殊的等高线①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②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③500米线区分丘陵和山地;④4000米反映高山如青藏高原的特征;实战演练2判断图中ABC三处的地形类型:ABC(3)根据疏密程度判读坡度的陡缓例1[2

6、009·上海卷]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后完成(1)~(2)题。(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B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米。已知王村气温是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应是℃。6506.1例题2(4)根据等高线判读高度(绝对和相对高度)和气温≥500米,<600米>200米,≤300米相对高度:≥200米,<400米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

7、系:(n-1)×等高距≤h<(n+1)×等高距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陡崖高度的计算金P9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D例题3(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A.46mB.65mC.60mD.50m(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图2-7A.18mB.21mC.46mD.40m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1)~(3)题。DB实战演练4(5)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例4:读右图回答:(4)图中a、b、c、d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