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

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

ID:39346652

大小:16.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1

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_第1页
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_第2页
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_第3页
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_第4页
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弘,滑州匡城人(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韩弘,滑州匡城人韩弘,滑州匡城人。少孤,依其舅刘玄佐。举明经不中,从外家学骑射。由诸曹试大理评事,为宋州南城将。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谣检校工部尚书,充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先是,曲环死,吴少诚与全谅谋袭陈、许,使数辈仍在馆。弘始得帅,欲以忠自表于众,即驱出少诚使斩之,选卒三千,会诸军击少诚,败之。弘察军中素恣横者刘锷等三百人,一日,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自是讫弘去,无一敢肆者。李师古屯曾州,以谋郑、滑,或告:“师古治道矣,兵且至,请备之。”弘曰:“师

2、来不除道也。”师古情得,乃引去。累授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宪宗方用兵淮西,藉其重,更授检校司徒,班锷上。严绶以王师败,乃拜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使扞两河,而令李光颜、乌重胤击贼。弘不亲屯,遣子公武领兵三千属光颜。然阴为逗挠计,以危国邀功者,每诸将告捷,辄累日不怡。吴元济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许国公。李师道诛,弘大惧,因请入朝,册拜司徒、中书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愿留京师。帝崩,摄冢宰。俄出为河中节度使。以病请还,复拜司徒、中书令。卒,年,五十八,赠太尉,谥曰隐。(节选自《新唐书·

3、列传第八十三》,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B.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C.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D.事刘全谅/署都知兵马使/贞元十五年/全谅死/军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为留后请监军/表诸朝/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A.“明经”本是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此指与进士科并列的唐朝科举考试科目。B.“两河”所指地区各朝代不相同,文中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河南、河北二道。C.“出”指委派京官担任地方官,它与降职调往边远地方的“迁谪”含义不同。D.“谥”指对逝去帝王、大臣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古代平民百姓死后也可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弘年少孤苦,锐意进取。父母双亡之后他依附舅舅刘玄佐生活;早年从文无果就矢志武学,通过自我奋斗再加上提携,仕途青云直上。B.韩弘遇事果敢,忠于朝廷。他继任宣武军统帅后,不与朝

5、廷叛逆为伍,立即斩杀吴少诚使者;向朝廷和部众表明忠心,出兵讨伐吴少诚。C.韩弘治军有方,很有见解。察知军中刘锷等人一向骄横放恣,他严惩不贷,立威军营;当听说李师古修路来犯时,他料定李军不走此道。D.韩弘养敌自重,顺时善变。严绶讨伐吴元济时,他派儿子领兵隶属李光颜,却暗中设计阻挠行动;李师道被杀,他便自请入朝留在京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数其罪斩之牙门,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2)弘以官与太原王锷等,诒书宰相,耻为锷下。答案解析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

6、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署都知兵马使”意思是“代理都知兵马使”,不可断开,排除A项;“军中思玄佐”不可断开,排除C项;“请监军表诸朝”不可断开,排除D项。故答案为B。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7、。D项,错在“古代平民百姓死后可谥”,古代除没做官的有名文人或隐士死后,可由亲朋、门人私谥外,平民百姓不可有谥号。故答案为D。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错在“他料定李军不走此道”曲解文意,原文“师来不除道也”意思是兵贵出奇制胜,军队前来就不会修路。故答案为C。4.【参考答案】(1)(韩弘)列举他们的罪行后在军门前杀掉他们,流血染红了道

8、路,可韩弘依然轻松自然地说笑着。(2)韩弘因为官职和太原人王锷一样大,于是就送信给宰相,(说自己)以做王锷之下的官为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