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捅马蜂窝(教案)

5.捅马蜂窝(教案)

ID:39347539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1

5.捅马蜂窝(教案)_第1页
5.捅马蜂窝(教案)_第2页
5.捅马蜂窝(教案)_第3页
5.捅马蜂窝(教案)_第4页
5.捅马蜂窝(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5.捅马蜂窝(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捅马蜂窝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流连童年,感受幸福而纯真的美好时光”。童年的生活呈现出千斑色彩,百般味道,无论喜乐与忧愁,无论甜蜜与苦涩,总能荡起我们心中的阵阵清波……这一单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人童年的独特经历和感受。《捅马蜂窝》似乎带着几分童年的苦涩,正是这份苦涩幻化为儿童成长的内驱力。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

2、动物如何相处。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浅显,语言活泼,于叙述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符合五年级孩子单纯、热情的特点,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但针对部分孩子主动性不够的特点,上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了解马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学会田字格里的12个生字。  2、理解“乐园、冒险、复仇、痊愈、罪孽、舒心”等词

3、语的意思。体会“爬满青苔”的“爬”,“闯进屋来”的“闯”,“拖进了屋”的“拖”等词的形象性。  3、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和方法:  1、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通过对话、朗读、合作能联系课文有关语句说一说“我”情感的变化,引发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教学难点:  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

4、图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捅过马蜂窝?当时是怎样一种情景?有什么感受?  (预设:找一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和感受。)  今天我们和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感受他小时侯捅马蜂窝的情景。  板书课题:捅马蜂窝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要求:认真听,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注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了解一些词的意思,如:“乐园、冒险、痊愈、罪孽”等。  (预设: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如仍解决不了,提出来全班交流或

5、查工具书,如:查字典等。)  3、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预设: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名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对读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并做出解释说明。)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预设: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

6、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爷爷家的后院,感受当时捅马蜂窝的情景。在这之前,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谈感受中心话题: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预设:教学时教师

7、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反复品读,以读促讲、读中悟情)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  通过爷爷、奶奶的对话(奶奶的抱怨、爷爷的警告),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地想把马蜂窝捅下来。并付住于行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涌出”“强烈渴望”等词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悄悄溜到”“脱下褂子”“遮住脸”“接绑”等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形象地感受作者跃跃欲试想要捅马蜂窝的心情。  (预设:这一部分对主人公的心理、动作的细致刻画反映了作者的内心,学生能从这里体会到作者对捅马蜂窝产生了

8、强烈的好奇心。教学时教师要适时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板书:好奇渴望  2、(8--9自然段)  抓住“径直”“凶猛”“扑”“拼死”“不顾一切”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捅马蜂窝的过程中“马蜂”是怎么想的?“我”又想了些什么?“我”的心情由好奇、渴望变成了什么?(惊呆)  (预设:捅马蜂窝过程中把这只不顾一切拼死的马蜂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