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说课稿1

《乡愁》说课稿1

ID:39349438

大小:32.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1

《乡愁》说课稿1_第1页
《乡愁》说课稿1_第2页
《乡愁》说课稿1_第3页
《乡愁》说课稿1_第4页
《乡愁》说课稿1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愁》说课稿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乡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  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乡愁》,作者,余光中,(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3分钟)  《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这首诗写于1972年,是诗人余光中离开大陆整整20年之时,当时正是

2、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这首诗。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并依据本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会背诵默写这首诗。  2. 把握诗歌的意象,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3、,感受涌动着的激情。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思乡爱国的思想情感。根据本课的一些特点,再结合近几年来中考的一些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会背诵默写这首诗并把握诗歌的节奏。2. 把握诗歌的意象,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5/5二、说教法和学法(3分钟)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由于《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

4、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进行教学。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三、说教学过程(9分钟)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1、激趣揭题: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

5、氛围,我将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具体方法,在课前播放余光中在大陆省亲的照片并配以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营造氛围,引出课题(板书:题目、作者)。设计意图: (图片的播放是为了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歌曲《乡愁四韵》是根据余光中《乡愁四韵》所谱的曲子,播放这首曲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   2.质疑定标:揭题板书后,首先从质疑入手,“疑,思之始,学之端。” 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或者让学生从文章题目中能想到

6、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并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屏幕出示目标:(二)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诗歌是最经得起诵读的文体,三分诗,七分读,所以我将采用听读、自由朗读、教师指导着读、个人展示着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相结合,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本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在诵读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诵读中,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进而达到会灵活运用,以巩固基础性知识。完成知识目标1.在指

7、导诵读时,老师可以这样指导:读诗不宜太快,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要读出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读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的意味;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5/5(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采用“读中感悟”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中悟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1.细

8、读诗歌,悟出层次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提供自学材料;B、个人尝试练习;C、小组交流反馈。自学资料: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这首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物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请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来完成文章的思路的理解。做到思之有序。2.研读诗歌,悟出写法这部分采用教、扶、放的方式。(导读、自学、交流)资料助读:“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