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稿 刘红侠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稿 刘红侠

ID:39350185

大小:73.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稿  刘红侠_第1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稿  刘红侠_第2页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稿  刘红侠_第3页
资源描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稿 刘红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送课下乡评课稿龙凤镇中心小学刘红侠昨天下午,第一次聆听了姜历历老师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姜历历老师讲的这篇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通篇也没有提到有关宋庆龄的事情,把她与樟树进行链接,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难的。但是在课堂中,姜老师能够把课堂气氛驾驭自如,能很好的钻研教材,通过不断地朗读体会,引导学生借助樟树的品质象征宋庆龄的品质,从而让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有了较深的了解。  姜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气氛驾驭自如,她对教材钻的比较深,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樟树

2、的品质象征宋庆龄的品质,让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有了较深的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己失去探索知识,探求世界奥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在此次课上我看到了:  一、以学生为本,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比如:第四自然段中让学生学会怎么写树:从枝干、树叶、生命力三个角度入手,以学生为本,定位在认识树的外形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二、直奔重点句:本身有香气,还能永久保持。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语句?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让学生注意下文的举例具体说明和上文的对比衬托的方法在写作中

3、的有用性。在课中让学生对樟树、石榴树说几句。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樟树的内在美。三、前置性作业的设置有一定的针对性。围绕“这是一棵的樟树”这个句式展开说话训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四、借喻的写作手法。深入学完整篇文章,最后回到文章的写法上,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并课外拓展详细介绍了“借物喻人”写法的一些例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五、突出小组合作交流。在这节课中

4、多次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整体来说,我要向姜老师多学习“生本的教学模式”,但对本节课,本人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  在课的结尾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借物喻人,可不可以以“樟树和宋庆龄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我想学生很快就会知道文章是借助樟树的品质象征宋庆龄的品质。  以上只是本人一些粗略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姜老师见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