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民俗的对比——中西丧葬制度

两种不同民俗的对比——中西丧葬制度

ID:39353066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01

两种不同民俗的对比——中西丧葬制度_第1页
两种不同民俗的对比——中西丧葬制度_第2页
资源描述:

《两种不同民俗的对比——中西丧葬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丧葬制度的差异与统一一个人的死去,一个灵魂的陨落,意味着一个人此生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一群人一时或一世的挂念。衔接生与死的世界,兼顾现实的逝去与精神的永存,丧葬制度应运而生。为了铭记逝者的过往之事,为了平复生者的悲痛之情,甚至为了追求死后的安宁与富贵,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由于宗教影响不尽相同,中西的丧葬制度形似而神不同,最明显的莫过于中国一般称之为丧葬;而西方则多称为葬礼。中国丧葬制度在中国,丧葬就是红白喜事中的白事。结婚自然是喜事,然而丧葬也同样是喜事:庄子丧妻,不哭,认为死也

2、和生一样是一种喜事,这是通晓天命的表现。这段话很明显的体现出中国道教对死去的看法——人死并不如灯灭,反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通晓天命的结果。然而,结合佛教思想,则意指去往极乐世界,是一种解脱,逃离现实的苦难,抑或洗尽铅华,一场轮回。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中国丧葬制度的郑重而又繁琐的种种都有了源头,具体的仪式如下:1.守夜报丧:逝者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守夜"。而与此同时,报丧则是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2..头‘七’仪式:人们认为,人

3、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头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3.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4.吊唁摆席: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花圈等,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逝者家属则要摆席来款待前来吊唁的客人。5.着丧服:在整个丧礼过程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4、。6.出丧择日:为了荫蔽后人,下葬的具体日期、时辰和位置则要死者的直系血亲“问”过“地仙”才能确定。7.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8.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有许许多多特别的规定。中国的丧葬仪式有着浓重的鬼神色彩,人们认为人的死去只是在另一个世界过着如同在人世间一样的生活。这种情感的催生一方面是宗教宣传使然,更多的则是生者对死者不舍的寄托,亦如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所言种种幻想

5、。另一方面为了继续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死者的遗体会被周全保护,随葬物品也有着各种讲究,冥币寿衣,纸楼纸车,灯油火烛,牲礼酒水缺一不可,可谓厚葬。但是,在千百年的传承后以及逐利拜金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丧葬的仪式感越发明显,尤其是当悲痛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当对逝者离去的事实坦然,当丧葬费用和场面成了炫富的工具,这通常是一场的喧嚣的告别,除去几个与死者感情特别深厚的人感到伤痛外,大多是觥筹交错的场景,抑或人情往来的依凭。西方葬礼仪式西式的葬礼,虽不如西式婚礼那么普遍,但在各种电视剧中也时常出现,一群身着色调沉郁的正

6、装的亲朋,见证着死者葬礼的告别仪式。其实真正的西式葬礼仪式,步骤远不止如此:1.办理死亡证明,发出讣告:人死后,首先在死亡地或尸体发现地的登记处进行登记,由医生或验尸人员签发书面证明,并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层组织办理登记;而后对亲友发出通知或在报刊上公开宣布。2.确定葬礼的具体事宜: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式的时间、地点等。3.教堂葬礼:先把棺材运到教堂,由一位教士念悼词并为死者祈祷,然后用一块天

7、鹅绒棺罩遮盖住棺材送往墓地或火化场。葬礼与葬礼弥撒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在葬礼后的某一天)举行,一般由神父或死者亲属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4.幽居公墓:无论采用哪种葬式,死者均葬于公墓,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偿使用,使用期长短不二,但有最长期限规定。5.祭奠亡者:西方人在居丧的第九天、第二十天、第四十

8、天和一周年都要举行祭亡灵仪式。届时,亲友可单独去,一束鲜花、默默立上一会即可,非常简朴。西式的葬礼仪式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受基督教文化影响,人们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尤其自近现代以来,由于人们崇尚“科学精神”,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兴起,使西方人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进一步淡化了社会对殡葬的热情。同时,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也是以死者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